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談藝説戲話北京”攜手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走進鄉村小學
政協委員孟廣祿講述傳承的力量

發佈時間: 2018-03-13 11:00:00   |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責任編輯: 郭江

 

“談藝説戲話北京”北京戲曲文化分享會

四位小禰衡打起了堂鼓,兩位小虞姬耍起了劍舞,還有數十位“小京胡”拉起了《夜深沉》……前天,在竇店第二小學的體育館裏,數百位來自該校的小學生表演起了京劇、民樂合奏等傳統藝術。

這是2017年度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談藝説戲話北京”北京戲曲文化分享會的一次特別活動。在這期活動裏,“談藝説戲話北京”攜手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一起走進竇店第二小學,這所位於北京遠郊房山區的鄉村學校,邀請全國政協委員孟廣祿來跟學生們聊聊傳承的力量。

同時,這也是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京劇中青年教師深入基層進校園資助計劃”階段性成果的一次展示。

“手腕子會拉就不酸”

數十位小學生的京胡合奏拉開了展示的序幕。這些孩子側著腦袋,表情凝重,看架勢,如同老琴師的相倣。一抖琴弓子,引來陣陣掌聲。“小傢夥,真專業。”一位老師不禁感嘆了一句,“這手腕子可夠要勁兒的。”

“其實,掌握技術,姿勢規範,會拉琴,手腕子就不酸。”四年級的小琴師徐博森説老師告訴他們,拉琴的時候不要大臂帶動小臂,否則就會特別累。許博森是從二年級開始學習拉胡琴的,當時學校有了這門課,又有專門的京胡社團,這引起了他的興趣。他學的第一支曲子是《小開門》。

“我爸我媽很支援。”許博森説雖然父母一輩並不喜歡戲曲,但是都很支援他學習京胡,“這胡琴都是我爸媽買的。”對於練京胡是否會擾民的擔憂,許博森説他在家練的時候就在胡琴上安一個消減音量的設備,不讓胡琴的聲音太噪。

現場,除了胡琴的合奏以外,學生們還演出了京劇合唱、民樂合奏以及茶藝演示等傳統文化節目,引來了台下觀眾的陣陣掌聲。

學戲三年結果出乎意料

這些孩子們從開始學戲到現在,時間不過三年,但結果讓台下的專家們都意想不到。而這也與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京劇中青年教師深入基層進校園資助計劃”的幫助分不開。

據了解,“京劇中青年教師深入基層進校園資助計劃”面向全國各地區、特別是邊遠地區開展京劇進校園的中小學校、民辦京劇學校,通過資助京劇中青年教師深入基層進校園教學,使其更精準、專業地解決基層京劇進校園師資問題,改善基層京劇教育條件,提升京劇教育品質。同時該項計劃幫助專業院校的中青年教師拓展教學實踐領域,為他們的教學實踐提供更廣大的平臺。

這項資助計劃的第一家簽約單位就是竇店第二小學。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理事長王玉珍説,接到基金會資助,竇店第二小學“京劇進校園”的教學規模和教學水準有了很大提高,在去年京劇藝術基金會舉辦的“六省市京劇進校園教學成果交流展示”上,竇店第二小學報送的兩個節目都獲得了教學成果優秀獎。

據王玉珍介紹,今年竇店第二小學提出進一步擴大京劇進校園的規模,並且京劇教學納入課本教學,向基金會申請滾動資助。經過該基金會的審評,為了鼓勵和支援該校深入開展京劇進校園活動,提高教學水準,決定予以“傳承的力量——京劇中青年教師深入基層進校園資助計劃”滾動資助。

此外,王玉珍也對北京青年報表示了感謝,她説“談戲説藝話北京——戲曲文化分享會”與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的資助活動攜手共進,體現了首都媒體對“京劇進校園”的支援與關注,更是對傳統文化傳承與普及事業的一份擔當。

為小同學獻上“包龍圖”孟廣祿講“文化傳承”

小同學的表演也引起了台下孟廣祿的興趣。開始的時候,他還是坐在椅子上靜靜地觀看表演,過了一會兒,他有些按捺不住,開始用手機給小同學們拍照。而在演出中間,他操起了話筒,走上舞臺,臨時起意,唱了一段《鍘美案》裏的那段快板“駙馬爺近前看端詳”。

在演出後,他專門與小觀眾們一起分享了自己對京劇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展的心得,以及自己從藝的歷程。他説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講好中國故事非常重要。而京劇,就是在用中國人自己的語言,自己的審美,自己的表達,去講述中國故事。而且這些講述方式都是從生活中提煉而來。

“京劇中有很多程式動作,其中有很多就是你在家裏的那些事情。”孟廣祿跟孩子們打趣説,“好比做家務吧,學校老師也會跟你們説,讓你們幫父母做家務活吧,而京劇裏很多動作也是從做家務過來的,所以孩子們,你們要想學會京劇的動作,就先幫助爸爸媽媽們做好家務。”

“這雖然是一個比方,但也有很大的道理。”孟廣祿説,“舞臺上的京劇是傳統藝術,家裏幫助父母是傳統美德,這些都是咱們流傳下來的好的文化,既然是文化傳承,咱們就得全面。舞臺、生活,一個樣兒!”

對話

孟廣祿:京劇是塊基石,您可以在上跳躍,但不能跳下去

北青報:您如何看當下傳統文化的傳承問題?

孟廣祿:傳承是一種力量,對於文化而言,是一種“種下種子”的力量。看到剛才,我們的孩子練了三四年,這麼刻苦,您可以想像,學京劇以及我們的戲曲藝術,有多難。

我們的吃苦,就是為了繼承,因為只有繼承才能有所發展。在繼承方面,我們如何領悟老師的藝術思維:他想的是什麼,老師為什麼這樣唱?我們唱戲,不是研究我們自己,是研究觀眾,他想知道什麼,你唱什麼,他最喜愛。就像總書記説的,一切為了人民;那麼,唱戲其實也是一樣。我們唱戲如何讓觀眾喜愛,讓藝術能夠有一種真正的感染性、教育性,所以文化的力量就像水一樣,大道無形,我們要把握好方向。

我們國家歷史悠久,有著説不完的故事,我們為什麼不把我們自己的飯碗端起來,吃我們自己種的糧食。

北青報:我們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呢?

孟廣祿:您好比裘先生演包公,我師父也演包公,他們原來的唱詞是“三口鍘,鍘的是貪官污吏惡霸與土豪”,現在我們加上詞句了:“三口鍘,鍘的是皇親國戚、貪官污吏惡霸與土豪。”為什麼這麼改?這就説現在領導犯了法了,能不管嗎?這就反映我們當下的法制建設,也説明文化要貼近時代,貼近老百姓的生活。

北青報:您和同事們在天津下鄉演出的情況是怎樣的?

孟廣祿:我們在天津一年大約200多場的演出,其中走訪基層、下鄉村演出得有100多場。這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可以把很多觀眾拉進來。

北青報:那您這壓力得多大,人家都説天津觀眾最懂戲了。

孟廣祿:唱響主旋律,我們得做什麼飯,讓人家吃起來得舒服,看得也舒服?所以我們就得背後下功夫。好比説舞臺上我們需要做個動作,這個動作和這個唱詞的詞句以及站位,以及這個眼神,怎麼統一在一起,尤其是“警句”。最要緊的地方,這就得研究、挖掘。這得有一種追求藝術的渴望性。

北青報:説到表演,説到人物,現在人們特別愛爭論東方如何,西方如何,而過去像梅蘭芳先生提出的“移步不換形”説得少了,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孟廣祿:現在觀眾的視野不一樣了,但是離不開“移步不換形”。京劇就好比是塊基石,我們可以在上面跳躍,但你不能跳下去。你不能搞得京劇不像京劇了。

總書記説“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我們唱京劇的人,要找一個會説話的鏡子,告訴你哪不對,哪不行,跟做人一樣:看見你缺點不告訴你的,那不是朋友。

我們要交什麼樣的朋友呢?不能像網上,你誇我,我誇你;你炒我,我炒你,你有多棒,我有多棒,我們要交真朋友——能給你指出缺點的人,那才是真朋友。現在都交什麼朋友呢?天天弄幫粉絲,捧我,點讚我……

北青報:好傢夥,您這一説,以後我都不敢給您點讚了。

孟廣祿(笑):我就説啊,好就是好,不好你自己心裏也得知道,你也不是小孩。成熟的演員,就要有成熟的智慧。演員要都不知道自己藝術的方向,這還叫成熟嗎?

本版文/本報記者郭佳

本版攝影/本報記者王曉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