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賜貴代表:把鄉村發展好,海南就能發展好
發佈時間: 2018-03-09 15:40:36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郭江
中國網:各位好,這裡是中國網《中國訪談》2018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海南管轄的海域面積佔全國的三分之二,管轄的海域還是“一帶一路”建設中海上互聯互通的重要區域。該如何抓住歷史機遇,把海南的區位、生態、資源等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的開局之年,剛剛走過而立的海南又將承擔著怎樣的使命?未來的發展目標是什麼?對此,我們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
代表您好,感謝接受我們的專訪。大家知道,海南管轄著全國三分之二的海域,這也是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互聯互通的重要區域。那麼想請問您,海南將如何抓住歷史機遇,把自身的區位、生態、資源等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呢?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中國網記者房小棋攝)
劉賜貴:我們一直説海南有三大優勢,一是全國最好生態環境的優勢,二是全國最大經濟特區的優勢,三是國際旅遊島的優勢。這“三大優勢”得天獨厚,也是海南未來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依託,要繼續用好用足。
海南地處南海要衝,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支點。圍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將發揮自身優勢作出應有貢獻比如,即將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這是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後我國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將再次匯聚全球目光。此外,在構建環南海經濟合作圈上,海南也具有明顯優勢和獨特條件。近年來,我們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朋友圈”不斷擴大,目前海南的國際友城已經擴展到56對,國際航線拓展到57條,開通了國內外貨運航線337條、郵輪航線14條,這些都使得海南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聯繫、交往與合作越來越緊密,特別在熱帶高效農業、旅遊、文化教育和人文交流等方面,效益效果正加快凸顯。
中國網: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也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這一重要的歷史節點上,海南承擔著怎樣的歷史使命,未來的發展目標是什麼?
劉賜貴:海南因改革開放而生,也因改革開放而興。經過的建設發展,海南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省初期的海南,全省沒有一個紅綠燈。今天的海南,建成了全球唯一環島高鐵、我國最先進的衛星發射場和深海最權威的研究機構。因此有評價説,海南是“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
過去的五年,是海南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海南,強調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我們跟全國一樣,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卻沒有辦成的大事,海南經濟社會駛入了高品質發展的快車道。站在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這一重要的歷史節點,我們對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充滿信心。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將立足服務國家戰略,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苦幹實幹加油幹,以更加精準、更加配套、更加革命的改革舉措,推進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具活力的開放,堅定不移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打造更具説服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範例。
中國網:您在團組會議上談到,要讓大家今後更嚮往海南的鄉村而不是城市,這聽起來有些反其道而行之,這麼提出於什麼考慮?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中國網記者房小棋攝)
劉賜貴: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海南來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需要,也是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的需要,對於我們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海南絕大部分地區是農村,所以説,農村振興了,海南就能實現均衡發展。也可以説,“三農”問題解決好了,海南的發展就好了。近年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品質發展要求,以省域“多規合一”改革為主線,把全省作為一個大城市來統籌規劃,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現在來海南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看重的是海南清新的空氣、良好的水質、宜人的氣侯和綠色健康的食品,這些在農村都可以滿足。這幾年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大力推動下,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紮實推進,一大批特色産業小鎮、美麗鄉村蓬勃興起。比如,瓊中縣的什寒村,即使在海拔800米的高山上,節假日期間的客房常常“一房難求”;還有瓊海的北仍村,田園風光秀美,很多遊客就反映“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未來,我們還會不斷加大投入,打造更多像什寒、北仍這樣的美麗鄉村。所以我説,今後會有更多的遊客嚮往海南的農村。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韓琳;記者:張若夢;攝像/攝影:房小棋;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