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惠民 >

調查表明“養兒防老”觀念漸變,64%長沙老人喜歡居家養老

發佈時間: 2018-02-06 16:46:49   |  來源: 長江晚報   |  責任編輯: 袁偉軒

 

長沙晚報記者楊蔚然

最新發佈的《中國城市養老指數藍皮書2017》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達2.4億,2050年將達到4.8億,佔人口總數的30%,意味著每3個中國人中就會有1個老人。老年人最喜歡哪種養老模式?長沙市統計局民調中心最近發佈的一份調查報告表明:選擇“居家養老”的老年人佔比達64%。“居家養老”是頤養天年的最合適方式嗎?長沙的養老服務發展到什麼程度?本報記者的調查走訪,從一則故事開始。

A故事

獨居的曾娭毑,選擇進社區照護中心

長沙退休教師曾碧雲與陽長劍(均為化名)夫婦“養老”的故事,耐人尋味。

“沒料到身體垮得這麼快,更沒料到老伴説走就走。”80歲的曾碧雲娭毑,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在北京,一個在深圳,都已成家生子。兩位老人剛退休時四處遊玩,後來帶孫子,帶完大的帶小的,孫子都長大了,而兒子的住房都不寬敞,於是老人回到長沙自己的家。

2017年1月,曾娭毑的老伴因腦溢血去世。老伴走後,曾娭毑最害怕的是孤寂。去年三伏天一個清晨,曾娭毑冠心病復發,她理智地躺在地板上,幸虧鄰居家放了片鑰匙,幫忙叫來120急救車。這件事,給曾娭毑獨居的空巢生活敲響了警鐘。

兒子幾經商量,將母親送到社區醫養結合的長者照護中心。起初,曾娭毑有些情緒低落,孤獨感揮之不去。慢慢地,她參與照護中心的娛樂活動,有時還有志願者到府來助潔、助浴,一般小病小痛就在社區的照護中心解決,大病通過綠色通道轉診,回趟家走路只要5分鐘。漸漸地,曾娭毑的精神狀態好起來。

“養孩子是義務,養老完全依賴孩子是錯誤。”曾娭毑説,社區的養老服務想得很週到。

B隨訪

住家還是去養老院,需求各不相同

曾娭毑的故事引人思考,老年人到底該不該進養老機構?帶著這個問題,記者在長沙街頭進行了隨機訪問。

王爹爹(78歲):我每月退休金只有1000多元,進養老機構據説每月至少3000元以上,還要兒女補貼,我不忍心。收費太貴的住不起,條件太簡陋的不想去,我寧可在家裏舒服些。

邢娭毑(81歲):我聽説獨居老人在家突然發病都沒人知道,我老伴過世多年,兒女不在身邊,我擔心哪天摔倒都沒人扶,我還是住照護中心踏實些。

李爹爹(65歲):中國人就是講“養兒防老”,生那麼多兒女幹什麼的?到老了,還要把我送到養老院,我才不去呢!

袁女士(36歲):我母親已過世,兄妹平常工作忙,父親88歲,中風在床,還患有老年癡呆症,“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現在養老床位那麼緊張,不知何時才能排得上隊。

湖南大學社會科學處一位教授表示,老人不願去養老機構的原因大體包括:容易産生被家人、社會拋棄的心理;有的收費過高讓人望而卻步;有的環境設施太簡陋;養老院老人的文化層次、愛好不同,難以交流;養老的地方不能治病,治病的地方不能養老等。

C調查

老齡化加速,“一床一座難求”矛盾突出

調查1:居家養老佔比高達64.0%

2017年8月20日至9月20日,長沙市統計局民調中心以老年人權益保障情況為主要調查內容,面向全市9個區縣(市)168個街道672個社區,隨機抽選1330名60周歲及以上的長沙市民開展入戶調查和電話訪問,出爐的《長沙市2017年老年人權益保障情況調查報告》表明:在“比較希望的養老模式”中,選擇“居家養老”的調查對象佔比64%,“居家養老為主,機構養老為輔”佔比26.2%,“機構養老為主,居家養老為輔”佔比4.6%,“機構養老”佔比3%,“其他”佔比2.1%。

目前的主要養老方式,“家庭養老”佔比95.4%,“社區養老”佔比1.4%,“公立機構養老”佔比1.7%,“民營機構養老(自費)”佔比1.7%。

調查2:養老床位“一床難求”

長沙市老齡辦近幾年的《統計公報》數據説明,養老的供需矛盾突出。

2013年,長沙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12.84萬人,佔常住人口總數的15.6%,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76.65萬人;2017年,長沙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34萬餘人,約佔常住人口總數的18%,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93萬餘人。可見長沙市老年人口增速之快。

長沙醫養結合機構的缺口更為嚴重,長沙現有醫療衛生機構5273個,養老機構147個,醫養結合機構僅28個。全市有失獨、失能、半失能老年人21萬,養老床位只有30516張,醫養結合床位僅4124張。

調查3:文化教育“一座難求”

在長沙市老幹部大學,“2018年招生不到3000個學位,1月6日網路報名時,一秒鐘有3907人同時登錄系統,當天就吸引347946人登錄學校微信和網站,都是來‘搶學位’的,有的老人淩晨來到學校報名,可謂‘一座難求’。”長沙市老幹部大學教務處的工作人員袁昕波告訴記者。

該校校長龍志斌表示,長沙市老幹部大學創校20年來,由最初的3門課程、140多人次,發展到今天的65門專業、281個班級,年學員達16000余人次,仍滿足不了老年人接受文化教育的迫切需求,“老年教育從主要面向老幹部轉型發展為面向全體老年人群,是一種趨勢。”他認為,老年教育應向基層發展和輻射,避免擠“獨木橋”搶“資源”。

D問題

社區養老設施不全養老機構自身造血功能欠缺

登上2018年1月中國好人榜、致力於養老社區服務的誠實守信好人“萬眾和”董事長黃躍佳認為,養老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需要將養老事業與養老産業融合、市場化與社會服務的職能融合、企業人與社會工作者的身份融合;養老服務既是技術性服務,更是情感性服務,政府應引導市場回歸服務本源,更多關注老人的實際需求(特別是精神、健康需求),以此來推動市場走向成熟。

華人照護健康産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龍攀則表示,目前“社區養老綜合配套設施缺乏、養老機構自身造血功能欠缺、服務定位模糊”制約了養老産業的發展,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將養老服務資源向社區引導,向真正需要養老服務的剛需人群引導;從醫療服務供給、投融資、場地提供等方面出臺更有力、可落地的政策,補齊養老服務中的短板。

“無老年教育的評判標準體系;無完整的、得到社會認可的教育體系;無資金扶持。這些嚴重束縛老年教育産業的發展。”長沙市長壽老人家社區老年大學負責人文華,談到了“文化養老”機構存在的瓶頸。

E見聞

離家不離村,離親不離情

記者從瀏陽市永安鎮永安社區文昌小區了解到,76歲的退休教師劉谷君,免費提供自家場所、放映設備,供社區老人學知識、聽網路講座。永安鎮老年保健協會彭義華會長告訴記者,如今文化養老在鄉鎮蔚然成風,“離家不離村,離親不離情”,空巢、失能老人也有了“一對一”志願者幫扶模式。

“我與老伴走南闖北幾十年,葉落歸根,我們在這裡過得有規律、有情趣,享受了‘老不離家’的溫暖。”在芙蓉區德政園社區長者康復服務之家採訪時,83歲的譚杏安娭毑拉著記者的手説。該中心負責人李美華介紹,這是湖南“萬眾和”微型嵌入式社區養老模式,主要針對失能、半失能老人。

當記者走進芙蓉區朝陽街道睦鄰日間照料中心時,“伴老、助老、愛老”粉紅色匾牌映入眼簾,格外溫情盪漾;圖書閱覽室、文化娛樂區、按摩理療室,坐滿了老人;65歲以上老人在此用餐,一葷一素一湯只收4元……該中心主任張學武介紹,他們還與周邊小學、幼兒園建立互訪制,讓老人跟孩子們一起唱歌、跳舞、做手工,既讓孩子懂得敬老、孝老,又能排解老人的孤獨感。

F聲音

居家養老成主流未來應有多元化選擇

什麼是居家養老?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吳玉韶的解釋是:居家養老=家庭養老+社會保障和社會養老服務,其中家庭養老是基礎和關鍵,社區養老、機構養老是居家養老的補充。

長沙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陳昌佳表示,日前長沙市出臺了《支援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若干政策(試行)》,將通過給予建設補貼、設施改造補貼、運營補貼、入住費用補貼等方式,“真金白銀”支援居家養老服務發展。政府補貼的目的,在於提高長沙居家養老的服務品質和水準,扶持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老齡事業和産業。

市衛計委正在探索三類醫養結合工作模式,“支撐輻射”“聯合運作”以及“養老院辦醫院”或“醫院辦養老院”的“整體照料”模式。

“目前長沙市‘9073’養老服務發展體系已初步形成,即90%的居家養老、7%的社區養老、3%的機構養老。”市老齡辦主任郭華表示,居家養老“三不脫離”,即不脫離家庭,不脫離兒女,不脫離熟悉的社區環境。隨著養老方式由“生存型”變“發展型、享受型”,社會應考慮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多樣化、專業化、個性化的養老服務模式。

“‘養兒防老’難度越來越大,‘421’型家庭明顯增多,兩個獨生子女的家庭,上要贍養4個老人,下要撫養至少1個小孩,未來社會化養老的趨勢不可避免。”長沙市老年保健協會會長肖雅珩認為。

記者手記

從“養老”到“享老”

曾娭毑的故事告訴我們,“養兒防老”悄悄在改變。

面對不同的養老需求,怎樣讓“剛需”老人“有的進”,更多老人“有的選”?政府若在制度、法規、政策諸方面予以有力引導和推動,社會資源就會向老齡事業和産業流動。

比如,居家養老可借鑒日本“一碗湯距離”(兒女家煲好湯送父母家溫度剛剛好)的模式,南韓、德國公益性住宅的“多代屋”,新加坡“三代同堂花紅”,對與父母同住的子女發放補助等。甚至可以考慮,長期照護保險向居家養老傾斜、加強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等,從適老化、親情化、人性化方面進行優勢互補。

未來60後、70後,若不想“離家”,大可居家養老;若“不差錢”,可選擇“高大上”的機構養老;若有能力愛旅遊,有“移動式”“候鳥式”養老……以“中國式居家養老”為主,多元化、按需供給,讓每家的老人有含飴弄孫之悅、鶴發童顏之容,真正從“養老”到“享老”,那才是最浪漫的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