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惠民 >

老人“退而不休”引熱議 盤點國外老人退休生活

發佈時間: 2018-01-26 08:29:50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袁偉軒

 

中國網新聞1月24日訊(記者 戚易斌 實習記者 賈子墨)近日,一則阿裏開出數十萬高薪招聘六十歲以上“廣場舞領袖”的新聞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對於老年人退休後是否應該再就業的問題,網友們有著不同的看法。

隨著人們平均壽命的延長,退休不再意味著年老,而是開啟新生活的標誌,未來依然充滿著很多可能性。當前我國老齡化問題逐漸凸顯,如何讓老人們的退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加有意義,成為需要深刻思慮的問題。

老年人再就業恐難一帆風順

“忙了大半輩子,退休後要好好歇歇。”可能是很多中老年人的想法。在我們的傳統印象裏,退休的老年人更多也是在家照顧孫輩、種花養草、旅遊交友,以完全放鬆身心為主。但近些年來,也有不少老人選擇“退而不休”的生活方式,繼續發光發熱,體現人生價值。

對此,一些老人的子女也有自己的看法。由於可能影響健康,有不少人反對老人再就業。同時也會覺得再就業讓子女沒面子、會被親戚朋友説閒話。但也有不少人對此持積極態度,認為老人自己覺得快樂最重要。

但是目前來看,老人再就業也面對著一些困難。大部分招聘崗位都有年齡限制,很多企業普通崗位“三十五歲”以下的要求幾乎是“鐵律”。只有在家政、餐飲等服務行業,從事保姆、清潔、園林,乃至餐飲業服務員、洗碗工等基層工作的50歲以上老年人比例相對較大。但僱主一般也因健康風險等原因不太願意用老年人,老年人的薪資也會普遍低於年輕人。

盤點國外老人退休生活

在一些發達國家,老人的退休生活往往要更隨性一些,對子女的生活干涉也較少。或許其中一些老人的生活態度和理念是很有借鑒價值的。

日本

目前,日本人享有世界最長的預期壽命,但同時極高的退休福利也讓日本政府背負著全球最沉重的公共債務負擔。隨著“老齡少子化”問題愈加嚴峻,社會福利成本只會持續攀升,也不利於其經濟擺脫多年來的低迷狀態。因此日本政府鼓勵老人“再就業”或“發揮餘熱”。

日本“高齡雇傭保險法”的頒布,加強了對大量雇傭高齡者的企業進行獎勵的力度,還對工資低於60歲退休時工資的高齡受雇者給予一定的補助。目前65歲以上仍在工作的日本老人高達570萬,佔勞動力大軍的比例排在發達國家首位。

實際上,那些“退而不休”的日本老人很多是出於交友或不希望被孤立的目的,繼續奮戰在一線。他們認為脫離工作既不利於健康,也會脫離社會。在家庭生活上,日本老人一般會和年輕夫婦分居,生活較為獨立,一般不干涉子女生活。照顧孩子的責任由全職母親負責,很少會去麻煩老人。

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較早關注老年人退休生活的國家,于1965年便制訂了《美國老年人法》,1975年批准了《美國禁止歧視老年人法》。從20世紀80年代初專門建立了供100萬人居住的退休村或退休社區。

退休社區在美國受到廣泛好評,它為老年人提供了優美的生活環境,可以對老年人退休後的生活需要和興趣作出反應,老年人享有更多的閒暇時間和經濟上的獨立,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他們往往樂於做力所能及又有所寄託的社區義工,也喜歡用房車去各地旅遊。

美國老人對於子女的態度比較理智,他們認為兒孫自有兒孫福,專心於自己的事情、保持身心健康就是對子女、家庭和社會的一份貢獻。

英國

英國政府有一系列保障老年人生活的制度,社會上也有許多針對老年人的慈善組織,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服務和生活保障,使其養老無憂。目前越來越多的英國老年人傾向於充分享受品質較高的晚年生活,而不是在身後留給子女一筆可觀的遺産。

在英國,退休老人們除了到處旅遊之外,不少人也會積極參加志願性的慈善機構、開咖啡館、小飯店或是做企業顧問、開辦諮詢公司等。還有的老年人乾脆當起了作家,在家寫作,以積極的方式豐富自己的退休生活。

英國老人往往獨自生活,子女成年後都離家自立,不僅與父母分居,而且為了謀職,常常遷居異地。社會上也普遍認為照顧孩子是年輕夫婦自己所要承擔的責任,老人更多只是作為“育兒參謀”。

尊重老人對退休生活的選擇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周金妹認為,從心理方面來説,退休後的老人容易陷入失落感、孤獨感、無力感和無望感四種不良情緒中。老人應積極調整心態,遠離“退休綜合徵”,還沒有做好準備的退休老人要從思想上轉變。退休是新生活的開始,老人要放鬆心情,做一些力所能及、對社會有意義的事,重新找回自我,豐富完善退休生活,以平常心對待退休。

對於老年人“退而不休”再就業的問題,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副院長、心理科醫生唐記華認為,老人再就業對其心理非常有益,可有效防止退休綜合徵。老人再就業時可以盡可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這份工作可能沒有太多金錢回報,但肯定會給老人豐富的心靈回饋。

其實不管採取何種形式的“退而不休”,老年人選擇一種能夠保持身心健康的方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提高晚年生活品質,這對和美家庭,乃至和諧社會的構建都有著積極意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