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惠民 >

北京國企自建保障房,上海商地轉型
杭州嘗試留用地建租賃住宅

發佈時間: 2018-01-18 15:11:20   |  來源: 錢江晚報   |  責任編輯: 袁偉軒

 

1月15號,在2018年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拋出一則重磅消息:“政府將不再是居住用地的唯一提供者。”

這與之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的精神相一致。

雖然國土部門還在探索階段,並沒有細則,看上去更像是一種“吹風”。但也有人認為,中國房地産市場正處於巨變的前夜。

政府將不再是居住用地

唯一提供者

近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表示,要改變政府作為居住用地唯一供應者的情況,研究制定權屬不變、符合土地和城市規劃條件下,非房地産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

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毋庸置疑,其中的“研究制定權屬不變、符合土地和城市規劃條件下,非房地産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分外搶眼。

對此,在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現場,杭州市國土資源局局長謝建華在面對媒體採訪時也給出了相關回應,“目前,城市住房用地供應單一,主要是公開招拍挂出讓。因此下一步,要探索多種方式供應,如協議出讓、行政劃撥等,而核心則是要厘清分類,依據保障類、市場類、長租型進行供應,要探索住宅多結構形式供應。”

謝建華認為:“非房地産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將能夠提供更多租賃住房給買不起房子的人居住。”

業內人士分析,“非房地産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範圍寬泛,可以包括了商業用地、工業用地等等。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浙江大學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賈生華分析:“這是落實中央‘多渠道供給’的要求,以後將釋放更多的土地進入住房市場,當然不是指商品房,更大的可能是保障房、租賃住房等。”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表示:“當前在居住用地的放開方面,其實只有租賃市場才有機會。尤其是一些國有企業的用地。很多國有企業的工業用地當前需要積極盤活。”

北京國企自建保障房

上海商地轉型租賃住宅

據悉,企業自有用地建房已經開始試點。2017年12月7日,北京市住建委會曾發佈消息稱,北京鼓勵國有企業利用自有土地建設保障房,目前已經建設約12萬套。

上海也正在拓寬租賃住宅用地的供應渠道。1月5日,根據澎湃新聞消息,上海市寶山規劃和土地管理局透露,寶山區3幅存量商業辦公項目經報請區政府集體決策,擬批准轉型為租賃住宅。轉變成租賃住房之後,簽訂土地補充出讓合同,土地使用年限和容積率不變。

多渠道供給

杭州留用地探索已先行

在賈生華看來,在土地的多渠道供給中,杭州其實也早已有相應的探索。“留用地實際上也解決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居住需求。”從1997年起,杭州就開始了留用地的探索。2010年起招拍挂的村留用地,有49%的比例可辦房産三證。但是,此前的村留用地項目並不允許開發住宅項目。

直到去年8月末,杭州正式發佈了《杭州市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工作方案》,其中明確提出“為盤活存量土地、用房,杭州將積極探索村集體10%留用地上建設租賃住房,鼓勵國有企業參與集體建設用地的租賃住房建設”。可以預見,未來更多的土地將流入租賃住宅市場。

浙報傳媒地産研究院院長丁建剛預測:“優質地段加之租房同樣可以獲得的穩定權利,可能會使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租房。雖然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但會迅速改變人們對市場的預期。”

對於杭州來説,賈生華認為:“關鍵的問題是,杭州接下來有多少集體土地、企業自有土地,可以用來建設住宅,以及在這些土地上建設住宅,管理模式要如何制定,這些還有待於後續落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