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新指南規範早期胃癌治療
50歲以上人群宜每年進行胃鏡檢查

發佈時間: 2018-01-17 15:27:46   |  來源: 中國醫藥報   |  責任編輯: 袁偉軒

 

日前,由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消化醫師分會共同制定的國內首部指導早期胃癌規範治療的《胃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圍術期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在京發佈。發佈會上專家指出,應提倡5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胃鏡檢查,以促進胃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胃癌是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統計結果顯示,2015年我國新增胃癌患者67.91萬例,死亡49.8萬例。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均居第二位。“降低我國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是亟待解決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北京協和醫院楊愛明教授説。

早發現、早診斷才能早治療,從而使患者獲益。目前,胃鏡結合病理組織學檢查是診斷早期胃癌的有效手段。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執行院長張澍田教授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李鵬教授均表示,50歲以上人群應該每年進行胃鏡檢查。

“早期診斷是《指南》強調的重點之一”。李鵬表示,目前對進展期胃癌的治療效果並不理想,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低於30%,但早期發現胃癌並規範診療可使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90%以上。尤其對於高危人群,如有胃癌家族史、患有萎縮性胃炎的人,每年進行胃鏡檢查非常必要。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簡稱ESD)作為內鏡下治療消化道病變的微創手術,經過數年的發展,其技術已日漸成熟,目前國際上多個指南和共識均推薦內鏡下切除為早期胃癌的首選治療方式。李鵬介紹説,ESD技術具有可完整切除較大病灶、切除潰瘍型病灶、提供完整病理診斷材料及預防復發等優點,為早期胃癌及胃癌前病變的診療開闢了新的途徑。

但ESD治療早期胃癌易出現出血、穿孔等並發癥,對內鏡操作技術要求較高。《指南》從ESD治療的適應證、術前準備、術中操作、並發癥的處理等多方面對胃ESD圍術期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張澍田表示,《指南》的出臺對於ESD圍術期管理,規範臨床實踐具有重要意義。(記者王澤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