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時代,從讀懂語言開始
發佈時間: 2017-09-19 15:51:54 | 來源: 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 王子楓
語言不僅是從歷史繼承而來的財富,而且保持著與時代最為緊密的互動
普通話普及率提高到73%左右,識字人口使用規範漢字比例超過95%,語言行業年産值超2800億元……不久前,教育部、國家語委發佈《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等系列白皮書,讓語言這個“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交流工具進入大眾視野,引發了人們對語言自身的關注和思考。
如果説白皮書的統計數據還比較抽象,那麼近日幾場與語言相關的活動,則能讓人近距離感受語言的律動。“第二十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上,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宣佈啟動,穿越千年的古典之美將再次與現代的傳播技術相結合,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和思想的感悟。古典詩詞的背後,是幾千年來傳承的語言和文字,是歷史沉澱下來的溫情與問候。這樣穿越時空的相遇與邂逅,真可謂“既見君子,雲胡不喜”。通過詩詞的傳承,可以看見語言最重要的功能:文化的載體、思想的材料。正是因為語言的誕生,才開啟了民族的文化積累、人類的文明時代。
語言不僅是從歷史繼承而來的財富,而且保持著與時代最為緊密的互動。在網路時代,語言成為社會發展的忠實記錄儀和顯微鏡。近年來,一個個“熱詞”聚焦社會熱點,體現時代變化,蘊含著人們對自身生活、社會變革與人類發展的理性思考。人們從“八項規定”“兩學一做”中看到了我們黨實現自我凈化的努力,從“一帶一路”“天宮二號”中看到了國家的發展進步,從“洪荒之力”“厲害了我的哥”中看到了流行文化的變化,也從“獲得感”“擼起袖子加油幹”中感到了百姓的期待……語言既折射時代變遷,又在與時代的互動中,不斷豐富著自身。讀懂一個時代,應該從讀懂它的語言開始。
除了傳承歷史的人文價值、觀察時代的窗口價值,語言在今天還具有極強的經濟價值。很多人或許想不到,語言中潛藏著巨大的經濟寶庫。隨著語言文字事業的不斷前行,我國提供語言文字類産品及相關研究諮詢、技術研發、工具應用等專業化服務的現代服務業迅猛發展。傳統的翻譯業只是其中一種,人工智慧如何“説話”、大數據如何檢索,都離不開語言服務。來自國家語委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我國專門從事語言服務或相關服務的企業數達到72500家,行業年産值超過2800億元人民幣。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我國已形成千億元規模的語言産業“蛋糕”。
不僅如此,語言還能為其他事業的推進提供必要支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既要腳踏實地幹出來,也要好好“説”出來。打好扶貧攻堅戰,需要加快民族地區和農村的普通話普及;發展資訊産業,需要加強語言資源建設和語言文字資訊技術研究與應用;樹立核心價值、傳承中華文明,需要發揮語言文字的文化功能,大力加強中華語言文化建設與傳播;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增強語言文字服務能力,使語言文字工作更加適應實施國家重大戰略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需求……當我們能夠更好地使用語言,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
也許,語言最大的發展就是增加它的包容性,它不排斥任何一個平凡的個體,也不會遺漏時代前進的每一個腳步。讓人捧腹的最新“段子”,“鬥圖”不休的個性車貼,成千上萬的影視劇彈幕……不經意間,你就是時代的見證者,一言一行也在推動這個時代進步。更好地使用語言,讓我們與歷史和時代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