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惠民 >

永遠不走的紅軍工作隊 ——井岡山人武部履職為民工作紀實

發佈時間: 2017-09-19 09:45:58   |  來源: 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 王子楓

 

  江西井岡山人民武裝部,是我軍成立最早的“紅軍武裝部”。前身是1928年創立的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防務處。建部以來,先後獲得“全國徵兵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民兵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擁政愛民模範單位”“全國社會扶貧先進集體”等15項國家級表彰、103項軍區(省)級表彰。光榮歷史,鞭策不忘初心;厚重榮譽,激勵繼續前進。人武部幹部職工聚焦主業服務打仗,艱苦創業永葆本色,助力脫貧傾情為民,被老區人民譽為“永遠不走的紅軍工作隊”。

  鑄魂——

  紅色交接,初心不改

  2016年“八一”建軍節前夕,新中國成立後井岡山市人武部首任部長,93歲的老八路陳學文來到部裏“省親”。招待他的第一頓飯就是幾十年的“老規矩”:一碗紅米飯,一盆南瓜湯。

  多年來,凡是新來的幹部,第一頓飯都是紅米飯南瓜湯,上山走的第一條道都是紅軍“挑糧小道”。陳學文老人感慨:“人武部的飯裏有精神,菜裏有故事。在你們身上,我看到了沒有變的老紅軍本色。”

  走進如今的井岡山市人武部,營院整潔、佈局嚴整。過去,這裡曾是一片亂石山。人武部幹部自己動手,搬運石料500多噸,泥土1000多方,節約經費200多萬元,被原南京軍區評為“資源節約先進單位”。在建房子上省錢,在建平臺上卻舍得花錢。為了整治徵兵工作中可能出現的不正之風,人武部斥資30多萬元,建立了徵兵資訊化體檢站,實現了徵兵體檢資訊網上一鍵查詢,提高透明度。

  改革考驗信仰,抉擇彰顯情懷。井岡山人武部建部歷經9次重大體制編制調整,人員變了、任務變了、時代變了,但是幹部職工跟黨走的決心沒變。2016年2月,人武部轉隸國防動員系統,有幾名幹部成了“編外”,經濟待遇也大幅縮減。有一次職工王建華參加同學聚餐,有人聽説他每個月僅有3000多元的收入,便疑惑地問他:“你幹得多賺得少,圖什麼啊?”面對這樣的疑問,人武部幹部職工淡定從容,從未面露難色。政工科長陳美蓉家人分居三地,毫無怨言;職工曾潤洲二十一年如一日,從黑髮幹到白髮,臨近退休仍然下鄉駐點擔任“第一書記”。王建華説:“難道我們不為自己的前途著想嗎?有血有肉,豈能不想。但是我們的人武部前面有‘井岡山’三個字,在這裡我雖然沒有高薪,但是幹得高興。”

  鑄劍——

  徵兵有保障,民兵能戰鬥

  9月12日清晨的井岡山火車站,一隊身著迷彩、胸戴紅花的年輕人告別親人和人武部幹部,登上了開往軍營的列車。作為兵役機關,兵役徵集是人武部的主要職責。“一流的軍隊需要一流的兵源。”部長劉宗成説。56年57次無責任退兵,這是井岡山市人武部徵兵工作史上的耀眼數字。幾十年來,人武部為部隊輸送合格兵員3275名,先後4次被國防部表彰為“全國徵兵工作先進單位”。

  徵兵得先進,民兵工作也沒落下。總人口少,外出務工人口多,民兵在崗比例不高,這是人武部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如何傳承井岡山民兵能戰鬥的傳統,考驗著這個歷史最悠久的人民武裝部。“我們的目標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劉宗成説。

  戰鬥力來源於創新編制。井岡山人武部組建了30人的專業保障隊伍。路橋搶修、通訊保障這樣的專業任務正是這支隊伍的拿手好戲。900多人的基幹民兵隊伍有層次有梯隊,成為井岡山人武部掌握的一支精幹力量。

  戰鬥力來源於創新訓練。井岡山人武部的民兵訓練講求實效,與地方公安聯合進行社會治安聯訓聯演,又與水利、林業等部門一同開展防汛抗洪、防火滅火訓練。由於隊伍底子好,訓練成效高,有一個連隊被原總參評為“民兵通信樣板連”。

  練兵成效,全看用兵。2014年4月12日,井岡山索道一個轎廂在杜鵑山墜落,上千名前來賞花的遊客滯留山上,救援疏散任務時間緊迫。接到命令20分鐘內,120名裝備齊整的民兵就到達事發地附近。民兵連長辜志斌領著隊員用砍柴刀開路,遇坡挖臺階,遇溝架木橋,為5名受傷遊客和其他滯留人員打通了生命通道。2015年,人武部被原南京軍區表彰為“踐行強軍目標先進單位”。

  鑄橋——

  不走的工作隊,不垮的連心橋

  “住進大隴鎮時刻不忘共産黨,搬出九華嶺感謝親人解放軍。”大隴鎮中村村民朱開文在新家的大門上貼上了這樣一副對聯。就在今年元旦前三天,他終於從7里外的九華嶺搬了出來,告別住了幾輩子的土坯房,住進了由井岡山市人武部出資援建的三層小樓。

  “只要紅軍有鹽吃,就得讓老百姓的菜碗也是鹹的。”在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紅軍工作隊與老百姓“有鹽同鹹,無鹽同淡”的魚水情如今依然被傳頌與發揚。今年2月,井岡山市宣佈率先脫貧“摘帽”,功勞簿上,人武部也寫下了濃重一筆。

  寨下村道路不通,村民出行困難。人武部協調資金160多萬元,修通了村裏與周邊鄉鎮的公路,當年就有貧困戶因此摘掉貧困帽。村民們高興地把新修的鋼筋水泥橋命名為“軍民連心橋”。

  黃坳鄉洪石村貧困戶李亞春説,人武部支援他開發了50畝油桃果園,還出資幫助他買化肥和農藥,前年果園第一年挂果,收入就有3萬元。

  村裏沒産業怎麼辦?在人武部協調下江西中電儀能分佈式能源有限公司在坳裏鄉建設光伏産業扶貧基地,實現入股貧困戶年分紅3000元……

  一座座連心橋建了起來,一個個富民項目落地生根,這一切老百姓看在眼裏,地方領導幹部也看在眼裏。“這支服務群眾的戰鬥隊、工作隊、生産隊從未離開。”吉安市委書記胡世忠説。

  ■記者手記

  老典型綻放新光彩

  在井岡山市採訪人武部事跡常常有這樣一種感覺:這個地方有時讓人覺得很“老”,有時又讓人覺得很新。

  “老”在傳統,“老”在作風。90年血與火的洗禮,過去紅軍工作隊的老傳統還在,軍民之間的血肉聯繫還在。五百里井岡山,老百姓踴躍參軍參訓,人民武裝反哺地方建設,這是一種無需多言的習慣。

  新在千方百計謀打贏的創新精神,新在敢於直面新問題的求是精神。面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體制機制的變革,井岡山市人武部敢於以新的姿態迎接新的挑戰。無論是民兵創新整組訓練,還是徵兵和安置工作的不斷調整,抑或大手筆的扶貧攻堅,人武部都走在了變革的前列。

  井岡山市人武部經常被稱作“老典型”,每年來參觀學習的領導、官兵近萬人。作為最早的紅軍人武部,又背靠這樣一座紅色資源永不枯竭的井岡山,倘若躺在功勞簿上,不斷地講過去的光榮傳統,也一樣能有耀眼的光環。但是,井岡山市人武部沒有這樣做,他們擔心對不起“老典型”這三個字。事實證明,井岡山市人武部沒有辱沒先烈,在百尺竿頭又進了一步。

  在井岡山市人武部,變革為傳統增光添彩,傳統也為變革把正方向,傳統與變革在這裡相得益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