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文化遺産的時代“芯”——十八大以來我國推進文化遺産保護傳承述評
發佈時間: 2017-09-15 14:21:31 | 來源: 光明日報 | 責任編輯: 王子楓
①在首都博物館參觀的孩子。李韻攝/光明圖片
②在法國舉行的漢代文物展海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供圖
③《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國漢代文明的故事》展覽現場。南京博物院供圖
④湖北石家河遺址出土的玉人頭像。方勤供圖
⑤青花紋飾系列文創産品。上海博物館供圖
⑥正在建設中的國家南海博物館。國家文物局供圖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遺産保護這五年】
“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
——2013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發表講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相繼在國際國內不同場合就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深刻闡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多次就文物保護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自信,對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視,為新時期文物事業發展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
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引下,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文物工作者不斷加大文化遺産保護的力度。他們走出固有的框架,用時代的眼光審時度勢,激活文化遺産的時代“芯”,使之煥發出新的活力。
走出部門 全民動員
五年來,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已不再是某個部門的事情,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文物保護格局正在形成,文物事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態勢。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物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近40次,出席或見證文物領域重大活動10多次,蒞臨文物博物館單位考察指導20多次,明確要求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國務院召開全國文物工作會議,施行《博物館條例》,發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將一批文物領域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納入“十三五”國家規劃及專項規劃,對新時期文物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文物保護法條款,地方人大相繼出臺文物領域地方性法規……
保護文化遺産已上升為國家的戰略。
比如,2012—2016年進行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國務院成立領導小組,劉延東副總理擔任組長,15個部門協同,涉及範圍包括境內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等各類國有單位。如此高規格、大規模的資源調查,是史無前例的。普查摸清了我國可移動文物的“家底”,建立起國家文物身份證制度,全面提升我國文物保護管理水準。
保護文化遺産也成為全民的行動。
地方黨委、政府,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對文化遺産價值作用的認知顯著提升,對落實保護責任的意識顯著增強,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業已基本形成。比如,11個省(區、市)將文物工作納入地市級黨政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體系或年度考核指標體系;又如各級財政文物保護投入穩步遞增,31個省(區、市)全部設立文物保護專項經費,更多市縣政府增加文物保護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
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的渠道不斷拓寬,社會各界向國家自願捐贈文物、捐資修繕文物的熱情不斷高漲,文物保護志願者、社會組織和民間文物收藏隊伍也在穩步壯大。
走出館門 社會共用
五年來,文物工作走出博物館、考古所的大門,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助推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潛力進一步釋放。
比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體系、270個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工程和近現代代表性建築保護展示提升工程,將文物保護與文化旅遊、生態整治與民生改善、街區保護與産業發展相結合,顯著提升了城鄉魅力。又如,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工程,發展紅色旅遊,14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革命舊址被納入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全國紅色旅遊出行人數突破8億人次/年,有效地助力革命老區振興發展。
五年來,讓文化遺産保護成果惠及民眾已成為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
比如,不斷深化博物館免費開放,持續擴大公共服務覆蓋面。目前,全國博物館總數4873家,其中免費開放的4246家,2016年接待觀眾首次超過9億人次/年。各地博物館每年都會推出一批優秀的主題展覽,比如故宮石渠寶笈特展、南昌漢代海昏侯國文物展受到觀眾熱烈歡迎。同時,加強文教結合,開展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提升示範項目,搭建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平臺,使博物館成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陣地。不少針對青少年的展覽和活動,如數字敦煌、公眾考古等均受到觀眾特別是中小學生的青睞。此外,博物館文創産品的開發則成為“讓文物活起來”“把博物館文化帶回家”的重要方式。為了推動和引導博物館文創的發展,國家文物局舉辦博物館及相關産品與技術博覽會,公佈首批92家博物館文創産品開發試點單位,促進文化消費;同時支援各方力量參與“網際網路+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
走出國門 交流互鑒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走出國門,文物對外交流合作已經成為中外人文交流的“金名片”。
五年來,中國文物出境展覽累計近300個、文物入境展覽100多個,配合國家外交大局舉辦赴法中國漢代文物展、赴秘魯華夏瑰寶文物展、赴拉脫維亞絲路瑰寶展、赴美國秦漢文明文物展;“文物帶你看中國”數字展示系統實現30個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的全覆蓋。文物進出境展覽已日益成為豐富文化外交、推動文明互鑒的“重頭戲”。
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引領,文化遺産界的國際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由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請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古泉州(刺桐)史跡、海上絲綢之路保護與申遺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另一方面,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文化板塊,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逐步建立穩定和牢固的官方文化交流平臺。在此背景下,中國考古學界也注重加強與國際學術界的溝通,關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學術研究動態,跨越國界來思考人類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目前,中國文物保護和考古機構在“一帶一路”沿線5個國家實施文物保護援外工程和15個國家開展合作考古項目。
十八大以來,從上到下,凝心聚力,在努力探索一條符合國情的文化遺産保護利用之路上,邁出了新步伐。
(本報記者 李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