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惠民 >

挖掘傳統田園的特有魅力

發佈時間: 2017-09-15 13:22:24   |  來源: 光明日報   |  責任編輯: 王子楓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田園中的詩意棲居是中國人最早的烏托邦理想,而今則在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煥發出生機活力。自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設“田園綜合體”後,財政部于5月份又下發了《關於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田園綜合體”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詞。

  人們回歸田園的渴望,是對工業社會和現代性的平衡,是傳統文化在現代文明中的再次和重新定位,是傳統生活方式重建自我認同的努力。錢穆先生曾言,鄉村代表著自然、孤獨與安定,而城市則是代表著文化、大群與活動,鄉里人終需走進都市,城市人終需回歸鄉村,鄉村與城市需要各自的智慧。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人與自然漸行漸遠,在眾聲喧囂中心生浮躁。於是便産生到鄉村放鬆一下的需要,與大自然親近以調整心緒。

  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中描述了一個美好的田園場景:“我們的這種生活,雖然遠離塵囂,卻可以聽見樹木的談話,溪中的流水便是大好的文章,一石之微,也暗喻著教訓。”身處鄉村,寄情田園,人的心力體力得以恢復,在孤獨和安定中反思與成長。田園綜合體是溝通城鄉的生活紐帶,讓城市人有機會體驗真正的田園生活,在大自然中養精蓄銳,在這裡重新出發,形成新的心理狀態和生存狀態,對自身有新的理解,充實城市文化和現代文明。

  他鄉與故鄉、傳統與現代這兩對關係一直是田園敘事的母題。現代田園不僅僅是城市人尋覓的桃花源,是鄉村裏走出來的人們留得住的鄉愁和回得去的故土,更是鄉里人日日在其中生活勞作的家園。近年來在新農村建設中,鄉村生活逐漸實現現代化,然而由於配套設施和服務跟不上,垃圾處理難、過度商業化貨幣化、精神生活空虛等許多負面後果也凸顯出來。田園綜合體是探索“就地城鎮化”的新方向,不僅要著眼于教育、醫療、社保、交通基礎設施的均衡化,更要通盤考慮現代田園的社會和文化建設,創造新型田園社區和田園生活。

  一些地區對農業的豐富內涵、特性與作用認識不足,只重視農業的經濟功能,卻忽略了農業的多功能作用,特別是文化和社會建設方面的作用。田園綜合體之“綜合”即著眼於此。宋代大儒程顥曾言,“觀雞雛可以知仁”。梁漱溟先生説,這是因為雞雛有活趣,可以引發自然活潑之溫情。農事活動——飼養牲畜與種植莊稼都是一樣,它的對像是活物,是整個的、生動而有活趣的,容易養成疏闊自然的心性,鄉村也有了從容的社會風氣。費孝通先生則認為,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具有“有機團結”的特性。在鄉土社會中,人們之間不需要法律,由於熟悉而相互信任,也形成了其他一些好的品德。正是這些獨特的文化意蘊,才構成了傳統田園的深厚魅力。

  中國的現代化應是城鄉共用的現代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包括鄉村的復興。當前中國處於劇烈變革的大轉型時代,這種轉型的關鍵不僅在於“改制”,更在於敦風化俗之“更化”,正所謂“當更張而不更張,雖有良工,不能善調也;當更化而不更化,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更化不能僅僅依靠法律,也要從傳統文化中尋求思想資源和源頭活水。中國農耕文化傳統中形成的倫理與美德在現代城市已不多見,而在許多鄉村卻仍是“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正所謂“禮失而求諸野”,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讓鄉風美俗滋養世人,正是發展田園綜合體的題中應有之義。

  (作者:張源,係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講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