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縣:“一村一品”助力江淮鄉村精準脫貧
發佈時間: 2017-09-12 15:40:55 | 來源: 人民網-扶貧頻道 | 責任編輯: 王子楓
“2016年村民靠種植香椿每人平均增收2000元左右,現在將近一半的貧困戶參與了香椿種植。”被稱為“香椿書記”的王許2014年從安徽省編辦到轉水灣村任第一書記後,在當地大力種植香椿,目前已經建立起了穩定的産銷對接體系,轉水灣村民也嘗到了甜頭。
在舒城像轉水灣村這樣通過“一村一品”實現脫貧致富的案例不在少數。幾年前的舒城縣還是國家級貧困縣,有80個貧困村、建檔立卡戶4萬戶、貧困人口10.9萬人。目前,全縣已實施“一村一品”項目137個,通過發展水稻、茶葉、蔬菜、油茶、畜禽、水産、休閒旅遊、光伏等8個扶貧主導産業,已有5個鄉鎮100個村進入國家級“一村一品”專業鎮村行列,80個貧困村中已有37個貧困村申報達到“一村一品”專業村認定標準資格,達標村經濟發展、産業結構和農民收入均優於一般村。
産業支撐助脫貧 信貸引入活水
“今年,貧困戶種植比例進一步提高到80%。”“香椿書記”王許意識到,簡單地發展種植業雖然可以完成脫貧任務,但距離致富還有一段距離。於是轉水灣村極具前瞻性地引導合作社註冊了“闕紅”牌商標,並通過了有機農産品認證,開始了香椿深加工業、依託香椿搞旅遊的探索。一方面積極吸納本村在外創業能人回鄉辦廠,又解決了40戶貧困戶就業問題,把利潤環節盡可能全部留在村裏,一方面依託位於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萬佛湖沿線的區位優勢,投資400余萬元建設轉水灣香椿旅遊觀光基地,進一步帶動貧困戶增收。今年4月15日,首屆舒城?轉水灣香椿採摘節成功舉辦,通過香椿實現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脫貧增收模式基本形成,村民們踏上了致富路。
百神廟鎮政府的貧困戶中很多是老幼病殘,或者家中有老人、小孩、病人需要照顧不能出門打工,又沒有一技之長。鎮委鎮政府通過摸底統計發現,留守婦女、老人、殘疾人等群體剛好符合鎮內一些勞動密集型手工加工企業、小型服裝企業以及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用工需求。隨後,鎮委鎮政府採取“政府補助、企業投資、大戶參與”的方式建立了8個驛站,全部覆蓋到村。以安竹工藝品廠為例,驛站先上挂企業領取訂單,把原材料或半成品領到驛站。再“送料到家、到府回收”下聯貧困戶,將貧困戶製作好的成品回收後統一送到企業。解決了用工主體與貧困戶之間聯繫不暢的問題,打通了“最後一公里”。
“戶貸企用”“分貸統還”“約定收益”……用金融手段帶動解決無勞動力、無資源、無穩定收入來源的“三無”貧困戶增收難的問題。舒城還走出了一條“園區帶動、龍頭企業帶動、專業合作社帶動、能人大戶帶動和貧困群眾自家種養殖等”相結合的路子。目前已在12個鄉鎮的17個貧困村開展定點幫扶蔬菜産業發展,從規劃到建設種植全程專人指導幫扶,取得了較好的帶動效果。吸納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300人在園區內就業,實現每人平均年收入17000元。此外,還與20位貧困戶合作共貸款100萬元,在園區內新建40畝設施大棚蔬菜扶貧生産基地,讓部分“三無”貧困戶也可以享受到産業扶貧帶來的收益。
共同締造致富路 補齊發展短板
為了通過“一村一品”引領促進強村富民。舒城縣相繼出臺《舒城縣脫貧關鍵期産業精準扶貧規劃(2016-2020)》《舒城縣80個重點貧困村農業産業扶貧規劃》《特色種養業扶貧工程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指導“一村一品”産業發展。根據資源稟賦、産業基礎,對照精準扶貧目標,培育長短結合、産業鏈長、帶動力強的特色優勢産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強村富民。
項目有了,資金是關鍵。為了加強資金整合,保障“一村一品”實施,確保扶貧項目受益顯著。目前,舒城縣涉農資金規模從去年1.99億元增加到3.65億元,其中涉農資金已撥付2.72億元。同時,大力培育經營主體,推動“一村一品”做強。同時,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發展“一村一品”推進企業集群集聚,實現資源向優勢産業、企業、品牌集中,大力培育農民合作社人才,促進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以及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檔升級,增強帶動能力。
只有提升“一村一品”品質,才能增強持續發展動能,補齊基礎短板勢在必行。舒城縣持續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實施耕地品質保護和提升行動,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抓緊修復水毀災損農業設施和水利工程。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準,統籌推進生産生活條件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推進農業清潔生産,實施農業節水工程,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加強重大生態工程建設。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推進實現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入湖、村村通新能源公交。
目前,在舒城縣共同奮進氛圍已經顯現,隨著大批“一村一品”項目落地實施,産業扶貧網路越植越密,參與項目貧困人口越來越多,許多人從“要脫貧”轉變成“會脫貧”,“脫貧光榮”輿論氛圍初步形成,“勤勞光榮”、奮發自強的風氣進一步樹立。
創新做活新業態 積蓄髮展動能
發展“一村一品”已經成為貧困地區發揮資源優勢、實現錯位發展的重要舉措,成為貧困地區培育主導産業、實現規模經營的重要形式,成為貧困地區培養新型農民、激發內生動力的重要載體。要發揮好一村一品産業扶貧的作用,必須順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找準做大特色産業;必須順應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創新做活新興業態;必須順應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大力培育經營主體。
因此,舒城縣的“一村一品”工程不能僅限于開發特色産品,還應該創造與發展代表每個地區的觀光項目以及文化活動,並且把這些活動培育成在國內外受歡迎的“作品”,加深人與人、鄉村與城市、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雖然“一村一品”已經成為舒城縣脫貧致富的有力抓手,但也應該清醒地意識到發展中的風險。應該能加強産業扶貧市場風險跟蹤研判,及時發佈預測、預警資訊,引入政策性保險,開發扶貧保險産品。同時進一步明確金融扶貧“戶貸企用企還”中貧困戶和實際使用貸款企業的權責關係,進一步規範規範政府運用財政資金進行風險擔保和償債責任。
(責編:仝宗莉、李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