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姐姐的百本助學賬
發佈時間: 2017-09-12 14:11:11 |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 王子楓
原標題:英子姐姐的百本助學賬(優秀教師典型)
每年暑假,都是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花坪小學教師劉發英(見圖,資料照片)最忙碌的時候。頂著烈日驕陽,劉發英幾乎每天都要奔走在土家山寨間,將一份份愛心善款送到貧困學生的手中……
12年,劉發英用一條網線搭建了1800多名國內外愛心人士與2800多名貧困孩子愛心的橋梁,1790多萬元的助學款也讓許多山裏娃娃圓了讀書夢。
“大山裏太需要知識,太需要老師了”
1991年,劉發英從師範學校畢業。在父親的鼓勵下,她主動提出申請:“我要到長陽最邊遠、最貧困的黃柏山鄉去支教!”
報到當天,校長帶著她走進一間土壘的小屋。兩條板凳、幾塊木板搭成的一張床、一張搖搖晃晃的桌子、一盞煤油燈,加上自帶的兩床棉絮、一箱書,就是劉發英的全部家當。
“我也曾偷偷流過眼淚,也曾想遠離這樣艱苦的生活,但一次難忘的家訪,堅定了我留下的信念。”劉發英回憶道:“那天我到學生艷麗家走訪,艷麗爸爸告訴我,有一次,他收到一封信,為了知道信的內容,他辛辛苦苦幫別人挖了三天堅硬的板田。‘沒有文化的苦頭,我這輩子吃夠了,就是砸鍋賣鐵,我也要讓孩子讀書!’艷麗爸爸的話讓我感到,大山裏太需要知識,太需要老師了。”
劉發英這一留,就是整整18年。
除了上課,劉發英還常常給家庭困難的孩子墊付學費、生活費。2003年,黃柏山鄉合併到資丘鎮,劉發英來到白沙坪小學。一到學校,她就對全校420名學生作了一次家庭狀況調查,發現竟有1/3的學生因為貧困,學業難繼。劉發英説:“僅靠自己的微薄工資肯定沒辦法讓這些孩子完成學業。怎樣吸收社會力量來資助山裏的孩子?這是我當時最苦惱的問題。”
“用網路助學的方式,幫孩子們圓個讀書夢”
一次偶然的機會,劉發英發現了網路助學的神奇力量。
2005年,白沙坪小學來了兩名“心之旅”助學網站的志願者。劉發英帶著他們走訪了幾戶貧困學生家庭。之後,志願者將貧困孩子的情況發佈在了“心之旅”網站上。一週後,800元愛心助學款便寄到學校。
“網盲”劉發英感到很神奇:“網路還真是管用!”於是,“網路助學”這一想法便在她的腦海中萌生。
“2006年6月,我收到從宜昌地礦所寄來的600元愛心善款。這是我參與網路助學後,直接收到的第一張愛心匯款單,當時我特別激動……”劉發英説。
從一開始在“心之旅”註冊“英子姐姐”網名、成為“心之旅”在資丘鎮的助學聯絡人,到後來建起自己的“英子姐姐”助學網、成立助學團隊,劉發英在網路助學之路上,一走就是12年。12年來,她整理了近20萬字的走訪日記和學生資料,建立了100多本助學檔案。
“對於大山裏的孩子來説,讀書是改變一生命運的大事。我希望能用網路助學的方式,幫助貧困的孩子們圓一個讀書夢。”劉發英説。
“每一筆愛心款都是我親手轉送到學生手中的”
網路助學,最難的是取得資助者的信任。
2015年國慶節,江蘇常州退休老人戴先生在“英子姐姐”助學網站上留言道:“我用了近半年的時間甄別遴選全國助學網站,並試探性進行了資助,最後感覺只有‘英子姐姐’網站最公開透明。請為我篩選家庭困難學生的資料,我要資助他們完成學業。”一個月的時間,戴先生資助了12名貧困學生,捐款21萬餘元。
“每一筆愛心款都是經我手親自轉送到貧困學生手中的,絕不存在資金截留。”劉發英介紹起她的網路助學資助流程:
“首先,我要實地走訪貧困學生,把資訊及時發佈到網站上的‘待資助資訊’板塊中。然後,只要資助金一到賬,我就會把‘待資助’學生轉到‘已資助資訊’板塊中,同時公佈資助人的網名、資助金額等。隨後,我就會把錢送到受助學生家裏,並要求學生與資助人聯繫……”
捐款人來源、地址,受捐學生姓名、學校、年級……100多本厚厚的賬本,詳細記錄著劉發英網路助學這12年來的每一筆賬。12年來,她為此支付的電話費、交通費等,從來都是自掏腰包。
如今,“英子姐姐”的助學團隊在不斷壯大。“我的學生琳琳,4年前我接到她的求助,幫助她讀完了大學。”劉發英説:“今年,琳琳畢業了,回到家鄉長陽成為一名教師,表示要加入助學團隊,把愛心繼續傳遞下去……”
(責編:吳思旻(實習生)、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