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惠民 >

悶在家裏,血糖不穩

發佈時間: 2017-09-12 10:27:18   |  來源: 人民網-生命時報   |  責任編輯: 王子楓

 

  受訪專家: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金 暉

  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已有1.05億,還有一大波後備部隊正處於危險邊緣。根據統計結果,美國糖友一年有近6個小時在看醫生。假設中國糖友也能做到如此,一年約有8766個小時,剩下的8760個小時只能靠自己。然而,臨床發現,長期“宅”在家、與外界接觸少的糖友,自我管理能力通常都較差,血糖大多不穩定。

  數據顯示,我國2型糖友血糖達標的只有30%,血糖、血脂、血壓均達標的僅有5.6%,對自身疾病的管控能力不容樂觀。是什麼影響了糖友的自我管理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金暉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性格內向、宅在家裏的糖友,血糖控制通常較差,如忙於帶孫子、料理家務的居家老人,或家長有意遮掩病情的1型糖尿病患兒等。究其原因,一是無法通過參與宣教活動、糖友交流等及時獲得最新的科學控糖知識和經驗;二是沒有人及時糾正他們錯誤的認知,可能會被忽悠人的保健品、“降糖神藥”“祖傳秘方”等矇騙;三是無法獲得心理上的支援,家人即使嘗試換位思考,也不能感同身受,他們的埋怨、勸誡反而會激發糖友的負面情緒。例如對於面臨截肢的糖友,與其苦口婆心告訴他假肢可以假亂真,不如讓他與一位有同樣經歷的糖友促膝長談一番。沒有糖尿病的普通人很難體會其中的辛酸,而同為糖友的“過來人”同病相憐,就能抱團取暖。醫生可以給糖友設定減重20斤的目標,可是如何具體落實減重計劃並長期保持體重達標,憑一己之力很難做到,需要與夥伴並肩而戰。

  早在2005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教育管理學組副組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教授孫子林就開始率領團隊為糖友尋找同伴支援,讓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訓學校走進社區,並在國內首創“四位一體”糖尿病防控新模式,即醫院-社區-患者-志願者聯合起來防控糖尿病。具體做法是,從糖友中選拔“領袖”,通過定期培訓成為組長,再有以醫學生為主的志願者團隊協助組長開展集體活動,打電話、家訪,糖友們從家中走出來,一起逛街買菜、喝茶聊天、做保健操、研究有趣的營養餐……效果十分明顯。糖友們可以公開談論病情,與“同道中人”傾訴苦惱,借鑒有效的控糖方法,在血糖控制、並發癥預防上能有更大的把握,抑鬱水準下降,幸福指數上升,花費減少,尤其是減少了大量沒必要的保健品的花費。

  從這一模式中可以得出啟示,糖友與糖尿病鬥爭,最忌孤軍奮戰,應該找個夥伴,從家裏走出去,與病友互相監督、互相幫助,這樣不僅病情能控制得更好,生活品質也會明顯提高。(錢鈺玲)

  (責編:崔元苑、權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