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惠民 >

“樹爸爸”邊久的“金山銀山”

發佈時間: 2017-09-08 15:19:41   |  來源: 光明日報   |  責任編輯: 王子楓

 

  【砥礪奮進的五年·西藏新發展新面貌】

  邊久大叔很愛樹。年輕時在江邊放羊,他把江邊的小樹苗移栽到半山腰,樹漸漸長起來了,再放羊時人有了樹蔭,羊有了落葉吃。邊久覺得:“樹是個好東西。”

  幾十年後,邊久被稱呼為“樹爸爸”。邊久的家鄉在西藏山南扎囊縣扎其鄉,雅魯藏布江畔。荒山下一片貧瘠的土地,在邊久的手裏,變成了一片綠色的苗圃基地。

  20世紀80年代,邊久帶領12個村民承包修建護林房。90年代,雅魯藏布江開始防沙治沙的造林工程建設,這給了山南人更多種樹的機會,邊久在鄰縣整地、打井、修水渠,親手建立起一個苗圃基地。到了2004年,邊久在當地政府出資幫助下,在家鄉建立起首個個體苗圃基地。

  “那片荒地能長出樹?”在苗圃基地最初建立的時候,很多鄉親不看好邊久這個冒險的選擇。培育樹苗,邊久比養孩子還上心。栽苗育苗,邊久悉心照顧每一顆樹苗,摸索出適宜在這片荒地生長的樹木品種。要是一棵樹長得不好,邊久恨不得把樹搬家裏去,還要對著樹談心:“喂,你怎麼回事?我這樣黑天白天地照顧你,你得好好長啊!”邊久對樹的感情深厚,邊久種的樹成活率特別高。

  邊久的兒子羅布覺得爸爸身為“樹爸爸”,愛樹可能比愛自己多。“泥石流來的時候,爸爸就開著推土機去擋住那些滾下來的泥石。斷電的時候,爸爸就去江邊運水澆樹,要跑上十幾趟。”在兒子眼裏,邊久是一個種樹英雄。羅布今年26歲,和邊久一樣瘦高挺拔,臉上多了年輕的朝氣和俊朗。羅布在湖北讀了大學,如今回到家鄉,繼續父親的綠色事業。

  幾十年,邊久從“放羊娃”變成了“樹爸爸”,家鄉的荒山也變成了青山。

  青山給予邊久豐厚的回報:苗圃佔地450多畝,培育了60多個來自全國各地的樹苗品種,200多萬株樹苗。承包的工程造林、園林綠化、防砂治沙等,年獲利幾百萬元。

  邊久的固定員工有70多人,季節性員工有270多人,其中有不少貧困戶,這樣他們也有了份收入不錯的穩定工作。

  今年是尼瑪次仁跟隨邊久從事植樹育林工作的第18個年頭。尼瑪次仁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到邊久苗圃基地建設之中。“我的收入不錯,6000塊的工資可以支撐一家的生活。”和邊久、尼瑪次仁一樣,在山南地區,通過植樹造林和落實林業生態補償政策,很多群眾都吃上了“生態飯”。2016年,農牧民通過造林綠化工程增收6900余萬元,2萬多人通過生態補償機制實現脫貧,綠色産業給周邊百姓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

  邊久現在又把目光投向了他曾經放羊的山坡。“把那山坡也都種上樹,我這個基地可以讓周邊的百姓來過林卡(郊遊)。”

  這裡是邊久大叔以及山南人摯愛的地方,這裡的人們讓荒山變成了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這裡的一切都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下發生了顯著變化。

  (本報記者 尚文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