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惠民 >

一段路人幫助擺攤老婆婆的視頻在網上熱傳,重慶晨報記者深入調查,發掘出背後的感人故事 不願被疾病打敗 81歲老婆婆擺攤鍛鍊自己

發佈時間: 2017-09-06 18:01:40   |  來源: 重慶晨報   |  責任編輯: 王子楓

 


 

 

  行人光顧任婆婆的小地攤。本報記者 雷鍵 攝

  



  自擺攤以來,任婆婆不止一次收到假鈔。

  近日,重慶本地一段名為《地攤婆婆收假錢落淚,路人紛紛解囊》的視頻在網路上廣為流傳,視頻中陌生人紛紛為一位頭髮花白的擺攤婆婆傾囊相助,感動了很多人。

  昨日,重慶晨報記者找到了視頻中那位婆婆,發現在這段視頻的背後,除了陌生人的大愛,還有一位老人的自尊與堅持。

  一段感人的視頻

  這段被很多人轉發的視頻,記錄的是8月26日中午發生在沙坪壩三峽廣場地下通道的一幕:一位穿著花衣的白髮老婆婆正在用手帕擦眼淚,一個女孩的聲音問她,“老婆婆,你啷個了?是收到假錢了嗎?”聽到詢問,婆婆將一張紅色百元人民幣攤在自己的攤子前。隨後,多位路人把零錢塞到了婆婆的手裏,還有一位白衣服的男孩蹲在地上,輕輕拍打婆婆的手臂以示安慰。

  視頻裏路人們溫暖的做法感動了很多人,也有不少市民專門去現場,只為了能給婆婆一些鼓勵,“我偶爾會路過老婆婆的攤子,今天中午專門去看了她,真的很辛苦。”就在沙坪壩上班的何女士在看了網上的視頻後,認出了擺攤的婆婆。網友“天天愛XING”則感慨:“看起好心疼,想起了自己的外婆。”

  一群可愛的年輕人

  昨天中午1點,記者在三峽廣場附近三角碑大轉盤地下通道內,找到了正擺攤的婆婆。

  婆婆的地攤擺在通道入口的樓梯下方,卷尺、發卡、紐扣等各種小物件整齊擺放在地面的一塊布上,她背面的墻壁上挂著幾把梳子。

  婆婆記不清事情到底發生在哪天了,但記得是一個身材胖胖的男子來她的攤子上買駕照本,五元一個的本子給了一百元。“可是等我去找人看錢的真假,他又説不要了。誰知道把那張錢拿回去以後,又説還是要,就又給了我一張一百的。”婆婆記得,男子拿給她的第一張一百元是真的,但第二次給的就是假的了。

  説著,婆婆從貼身的包裏拿出那張被她反覆揉捏得發白的假幣,“你看,一摸就是假的,這裡沒有棱子。”

  “我找給他95塊錢,那是我好幾天賺的錢啊。”婆婆的攤子上,頭繩兩元一個,各類發卡最便宜的兩元一版,最貴的鞋墊也才五元,基本上一天的收入也就三四十元。

  當時她越想越傷心,忍不住掉下淚來,這引起了路人的注意,於是就發生了視頻中的故事。

  “好幾個年輕人,有人直接拿20塊給我,只拿走一個卡子。”婆婆記得,年輕人們直接把錢塞到她手裏,隨便拿了攤子上一樣東西就算了,也不讓她找錢。等到那幾個年輕人陸續離開,婆婆數了數,只值幾元的商品,幾個年輕人給了她50多元,“還是好人多,謝謝這些年輕娃兒了。”

  一個本該安度晚年的老人

  “這麼大年紀了,家裏人呢?”“不是生活所迫,哪個老太太不想安度晚年?”視頻被關注後,看起來已經白髮蒼蒼的老人為何還要擺攤,成了人們關心的話題。

  聽到網友表達的關心,婆婆搖了搖頭,“我有五個娃兒,你看我身上,什麼都是娃兒買的。”婆婆拿出了包裏的智慧手機,手機背後貼著她的電話號碼,“這是我女兒買的,怕我走丟。”她説,就在前兩天,其中一個娃兒還給她燉了湯端到家裏。

  當記者希望能夠聯繫上老人兒女時,老人拒絕了,壓低聲音説道:“他們不想我幹這個,假錢的事我還瞞著呢,別去問!”

  老婆婆説自己姓任,今年已經81歲了,住在地下通道旁的老房子裏,退休前在沙坪壩陳家灣一帶做市政方面的工作,退休後就在地下通道附近擺攤賣小動物,擺現在的雜貨攤則是從去年10月開始的。

  任婆婆説,三年前,老伴因病去世,她傷心無比。過了一年,自己也因為腦梗住院。出院後,任婆婆住在孩子家裏,孩子很孝順,但希望她少出門,“得了病,怕出事。”但任婆婆不這麼想,“他們去上班,家裏就我一個人,難過。”

  一位不想成廢人的婆婆

  得腦梗的時候,醫生説讓她多鍛鍊、多和人交流,不然各種機能會因為疾病迅速退化,任婆婆記住了。

  和孩子們來回犟了幾回,任婆婆搬回了位於沙坪壩的家裏,開始每天擺攤。上午10點多出門,要擺到晚上七八點,每個月還要去菜園壩進貨。

  想到媽媽有高血壓,孩子們仍舊希望她能在家休養,但婆婆的態度卻很強硬,還是堅持要去擺攤。

  雖然已經81歲,但是每每有人過來買東西,在討價還價中,任婆婆仍然頭腦清晰、言語犀利。有顧客抱怨一根頭繩要1元,任婆婆馬上回道,“就1塊錢的東西,能有多好?”

  有時候,任婆婆的攤子邊也會有其他人來擺攤,但是她很少和別人聊天,更多的是守著自己的生意。“感覺還是多靦腆的一個婆婆,不怎麼説家裏的事,沒人的時候就自己理一理攤子上的東西。”隔三差五挨著任婆婆出攤的劉大姐對婆婆最大的印象,就是攤子上的東西一定要歸置得整整齊齊,顧客一走就會把弄亂的東西擺回原位。

  “我不想成為那種走路發抖、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任婆婆算了筆賬,每天賣30多元,她能凈賺一半,但那對她來説並不算最重要的。“我吃藥、穿衣、保健品都是孩子們在管,就是想多接觸社會,鍛鍊自己,不能成為廢人。”

  本報記者 石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