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惠民 >

“共用”與“實驗室”結合,擦出怎樣的火花?——一個國家高新區的創新嘗試

發佈時間: 2017-09-06 17:24:27   |  來源: 新華社   |  責任編輯: 王子楓

 

       新華社上海9月4日電 題:“共用”與“實驗室”結合,擦出怎樣的火花?——一個國家高新區的創新嘗試

  新華社記者王琳琳

  共用經濟時代,單車、充電寶、汽車統統能共用。當“共用”與“實驗室”結合,能擦出怎樣的火花?記者近日調研發現,經過5年探索,上海紫竹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實驗室共用之路。

  數據統計,僅去年,園區內9家擁有實驗室平臺的企業就為300多家企業提供了總價超過1億元的儀器設備,服務收入合計約6000萬元。到今年,有13家擁有實驗室平臺的企業提供了總價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儀器設備,服務範圍擴大到航空技術、電氣能源、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個領域。

  如何撬動共用實驗室的“聚寶盆”?該開發區紫竹商會常務副會長強國勇認為,市場化運作是實驗室共用的關鍵。“大型民營企業、國企、跨國公司是實驗儀器的‘富礦’,也是常被忽略的共用主體。讓共用實驗室參與經濟活動,首先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上海吉爾多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藥物原料研發的大型民營企業。該公司總經理周敏告訴記者,加入實驗室共用平臺一方面可以按市場收費標準,讓企業實驗室中的設備儀器實現滿負荷最大化利用,另一方面,還可以為企業促成意想不到的合作。

  一次,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的一個課題組到吉爾多肽公司做蛋白質分析檢測。檢測過程中,他們無意中了解到吉爾多肽公司的一個抗體藥物的研發項目遇到了“瓶頸”。

  周敏回憶,這個項目是一個新型的治療乳腺癌的單抗製劑。“我們公司雖然從事藥物原料研發,但是並不擅長藥學研究。當時我們迫切希望尋找到可以從事細胞藥效、動物藥效、製劑研究等工作的合作單位,而交大藥學院的這個課題組正好從事這方面工作。”

  而後,雙方項目組負責人就該抗體項目進行了溝通,並簽署了技術合作協議。目前,該項目實施已近2年,取得了快速進展。

  除了調動民營企業的熱情,國企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上海太陽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隸屬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該研究中心的檢測中心佔地800平方米,配備了各式先進的檢測設備,可對光伏發電系統提供全套檢測服務。

  該公司總經理賈巍説,大型先進設備儀器對於大企業來説耗資巨大,如果不拿出去共用,大部分儀器都沒法充分利用,幾年後就過時了,再加上高昂的維護費用和折舊,會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而對於小企業來説,由於資金有限沒法自主購買,只能被迫採用便宜的低精度設備。因此,“實驗室共用,可以滿足大、小企業的‘剛性需求’,不僅可以節省總的社會資金支出,而且可以提升整個行業的技術檢測水準。”賈巍説。

  了解到共用實驗室的機制和運作模式後,不少跨國公司也積極加入這支共用的隊伍。日本東麗先端材料研究開發(中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新能源、環境相關的先端材料研發。在切身感受到共用實驗室平臺的優勢和便利後,今年,該公司也將一台關鍵的測試儀器——薄膜表面分析儀拿出來共用,分享日本東麗分析研究中心的測試分析技術,為新能源、環境等相應問題提供技術方案。

  此外,從2016年起,紫竹園區每年會將企業共用的實驗設備編印成冊,按所屬領域分類,並標清具體型號、技術指標、産地和功能應用範圍等重要資訊,免費發放至相關企業、研發機構、協會和創業園區孵化器。

  強國勇認為,共用實驗室的模式創新,不能靠行政手段去推廣,而要靠市場引導、企業自發,政府、園區需要不斷強化的就是好的共用環境和服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