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買肉還是先買菜?選購食物順序保證你的餐桌安全
發佈時間: 2017-09-06 10:10:40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王子楓
如今人們已經非常習慣於在超市購買當天或一週的食材。從超市貨架中選購食物也是要講先後順序的,順序錯了,有可能就會導致食材的新鮮度大打折扣,甚至産生大量細菌,影響餐桌安全。
採購順序和食品安全有關
現代城市中,商品品種極為豐富,人們在超市中走走看看,挑挑選選,沒有一兩個小時出不來。然後,再把採購的食物裝上汽車,穿過擁堵的市區,把商品搬回家中,又要一個小時的時間。即便超市距離不遠,走路只有20分鐘,認真購物一圈,也得半小時。有些人把食品搬回家之後,就忙於其他事情,忘記馬上把需要冷藏和冷凍的食品塞進冰箱。
冷藏或冷凍食品都需要冷鏈保存和運輸。也就是説,從生産出來到下鍋之前,都需要全程在低溫下儲藏。如果溫度超過了保質溫度,它們就會提前敗壞,或者品質嚴重下降。
冷凍食品如果不一直放在冷凍室裏,它的溫度就會不斷上升,甚至開始融化。即使沒有融化,它的保質期也會縮短,而且因為溫度的波動,會在袋子裏出現冰晶,食材脫水變硬,互相粘連,口感變差,甚至出現裂縫。如果已經融化,那就更加糟糕。因為你的冰箱沒有速凍設備條件,再次凍結的時候,肯定是“慢凍”。慢凍會導致食物中産生大冰晶,不僅口感變差更為嚴重,營養素和風味物質損失速度也會加快。
冷藏食品離開冷櫃貨架之後,溫度也不斷上升,很快就會和室溫平衡。其中原本被冷藏溫度所抑制的微生物已經開始快速增殖,繁殖速度越來越快,細菌總數越來越多。
因此,為了安全購買食物,你需要從購物各個環節注意,儘量縮短脫離冷鏈的時間。除了在超市裏逛的時間,開車或走路回家的時間,以及進了家門後在室溫下等待的時間都要儘量縮短,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按順序拿取食材
在超市購物的時候,不管超市的貨架順序如何安排,要按這個順序買東西:
長貨架期,又不怕壓的産品,如米麵、糧油、罐頭、不用冷藏的包裝食品。
短貨架期,但可以在室溫下放至少一兩天的産品,如蔬菜水果等。
冷凍食品,如速凍餃子、凍肉等。
冷藏食品,如巴氏奶、冷鮮肉、生魚片等。
拿完這些食物後,不要再四處遊逛,要馬上去結賬。
分類擺放在購物車中
把需要冷凍和冷藏的食物放在一起,讓它們“抱團取冷”,降低溫度上升的速度。但不要把新鮮蔬菜和冷凍食品放在一起,因為蔬菜接觸零下幾十攝氏度的東西有可能出現凍害。
不同類型的冷凍、冷藏食物要各自包嚴,既不要接觸蔬果,也不要互相接觸,避免微生物的交叉感染。特別是巴氏奶、酸奶、生魚片這種不會高溫煮沸的冷藏食物,一定要小心,不要接觸到其他生魚生肉,也不能接觸沒有清洗過的蔬菜水果。
在用購物筐盛放食品的時候,可以考慮自帶或購買一兩個冷藏帶,也可以自帶冰袋。冷藏袋有隔熱性,內壁有金屬反光膜可以反射熱輻射。把購買的冷藏、冷凍食品放進去,路上會更加安心。冷藏和冷凍食物放在一類袋子裏,其他食物放在其他袋子裏。
速速回家,直奔冰箱
提著裝有冷藏、冷凍食品的購物袋,儘快回到家中,路上不要去看電影,購買其他商品、逛街、聊天等,以免耽誤時間。回到家裏,第一件事就是把這些食物趕緊分類放入冰箱。
沒有及時放入冰箱的魚肉類食物如果已經化凍,就趕緊烹調用掉。一餐吃不完也沒關係,可以趁熱分裝,然後分別冷凍或冷藏起來,也可以享用好幾次。
如果巴氏奶已經不涼了,即便放入冰箱,保質期也會大大縮短。不如當天或第二天就喝掉,但別忘記喝之前加熱到80-90攝氏度,殺一下活菌再喝,就會比較放心,避免孩子、老人、胃腸道敏感和體弱多病的人出現微生物引起的不適,甚至細菌性食物中毒。
如果生魚片已經失去冷藏條件一小時以上,建議不要生吃,烹熟之後再食用。因為水産品中往往致病菌污染風險較大,非常容易出現細菌性食物中毒。
(作者為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博士范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