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保亭全域將設大景區 打造國際養生家園
發佈時間: 2017-09-04 16:21:05 |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 王子楓
保亭風情街。
梁雙莉攝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去年發力旅遊發展,努力把全縣打造成為一個大景區,“雨林溫泉謐境,國際養生家園”目標逐漸接近,成效初步顯現:今年上半年,全縣共接待遊客304萬人次,同比增長23.88%,實現旅遊收入6.76億元,同比增長45.67%。
全景化建設
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點線面結合,創建全域開放式大景區
“這裡的生態真好,滿眼綠色,空氣清新,心情舒暢。”7月底,在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來自雲南的趙先生對這裡的生態環境讚不絕口,“下次還想再來看看。”
在全域旅遊格局中,到處都是風景而非到處都是景點景區。“森林覆蓋率達到85.2%,黎苗文化濃郁。發展全域旅遊,保亭的自然稟賦和文化資源得天獨厚。”保亭縣委書記王昱正自豪地説。
2016年,保亭被省政府確定為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的重點縣,全縣上下受到極大鼓舞。成立領導小組、制定發展規劃、出臺配套政策、完善管理體制,各項工作迅速如火如荼展開和推進。
“發展全域旅遊必然要求整合全域旅遊資源。我們以美麗鄉村、旅遊景點、風情小鎮為點進行資源整合,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點線面結合,重點建設一批美麗鄉村和風情小鎮,豐富旅遊要素,打造特色購物街區,創建全域的5A開放式景區。”王昱正説。
保亭的旅遊資源確實豐富,僅5A景區就有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兩個,佔了整個海南省6個中的1/3,這在旅遊資源豐富的海南省實屬難得。
除了繼續擦亮這兩大品牌,保亭還打造七仙嶺溫泉國家森林公園4A級景區,以及緣真神玉文化園、茶溪谷文化旅遊區、仙安石林地質公園等一批精品旅遊景區,以優質資源和高品質的開發打造保亭全域旅遊發展品牌。實施全域化鄉村旅遊,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特色”的思路,依託黎苗風情、田園風光、熱帶瓜果等資源,將景區、酒店植入農村,打造開放式無門票美麗鄉村、休閒鄉村。
“旅遊標識牌更規範了,旅遊廁所也比以前增多了不少。”經常帶團來保亭的民間旅行社張導遊説。2016年以來,保亭縣共投入1500萬元對全縣導行標識牌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在縣城主要街道、車站和旅遊景區、賓館酒店、鄉村旅遊點等設置中英俄韓4國語言對照標識牌、導覽圖和村莊標示牌;加大公路沿線旅遊化改造,打造全域旅遊景觀帶和文化長廊;積極推進旅遊廁所共建共用,新建及在建旅遊廁所30座。
全産業融合
發揮“旅遊+”功能,推進旅遊業與其他相關産業深度融合
8月28日,2017年海南七仙溫泉嬉水節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隆重開幕。
嬉水節源自一個動人的傳説。七仙女下凡來到此地,只見滿目綠水青山,祥雲繚繞,溫泉升騰,鳥語花香,一派人間仙境,她們便陶醉遊玩于這片山水。後來,七仙女與風神進行了一番殊死的鬥爭,打敗了想佔據這塊地方作為棲身之地的風神。為了守護這塊美麗的土地,七仙女化為7座秀麗的山峰,這就是今天的七仙嶺。當地百姓為紀念七仙女給他們帶來的美好生活,每年七夕都到溫泉湖中嬉水遊玩,並載歌載舞供奉祭品,祈求風調雨順,吉祥安康,久而久之就成了今天的嬉水節。
保亭縣是黎族苗族自治縣,黎苗人口占全縣人口的64%,黎苗文化豐富。
依託濃郁的黎苗少數民族文化,保亭積極推進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探索“旅遊+文化”發展。除了嬉水節,保亭每年還舉辦“三月三”“重陽登山賽”等旅遊節慶活動及賽事;充分挖掘黎苗非物質文化,檳榔谷景區推出的《檳榔·古韻》大型原生態實景演出,濃郁的黎苗風韻受到海內外遊客的歡迎,被列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
作為北緯18°上唯一擁有雨林溫泉的旅遊勝地,溫泉一直是保亭最具特色的自然資源。這裡的溫泉最高水溫97攝氏度,水質軟滑,清澈透明、無色、無味,富含鋅、鍶、鋰、溴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很好的養生保健以及美容作用。
“抓住這一優勢,保亭大力促進旅遊業與健康養生産業的融合創新”,保亭縣旅遊委主任林孟地介紹,目前保亭已建成鶴川溫泉酒店溫泉康體理療中心、七仙嶺君瀾酒店溫泉康體中醫理療中心等醫療健康旅遊項目、生態養生項目,正在建設雅布倫醫養結合項目。這些項目深化醫養結合理念,為遊客提供醫養融合、康復療養、休閒度假一體化的健康療養和度假服務。
保亭縣宣傳部長蔣麗萍向記者講述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件事:一個在北京一家媒體工作的朋友,前段時間因常流鼻血而十分煩惱,吃藥也不見效。後來他專程來到七仙嶺療養,療養期間他只是泡泡溫泉、放鬆身心,一週後竟然好了。
“我們還將進一步推進旅遊業與農業融合,建設集産業觀光、科普認知、農耕體驗、攝影寫生、旅遊休閒、採摘垂釣與購物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業旅遊區;促進旅遊業與手工業的融合,研發地方特色旅遊商品;促進旅遊業與林業融合,打造一批生態旅遊和林下經濟旅遊産品。”林孟地説。
全民化共用
讓居民生活得舒心、安心,生活得更方便、更美好
“我家的客棧平均一年能收入十幾萬元。現在雖然是旅遊淡季,但是我家的房客並不少。”在布隆賽鄉村文化旅遊區,三道鎮什進村村民唐四錦高興地説。
其實唐四錦是個地道的大學生,今年32歲,2010年大學畢業後到三亞的一個旅遊景區工作。也就在他大學畢業後的這幾年,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得益於鄉村旅遊開發,全村48戶村民擺脫昔日的茅草屋,住進了具有典型黎族特色的小別墅。同時,什進村的村民以企業員工的形式,參與到景區發展中來。海南保亭布隆賽綠心童鄉行銷中心銷售經理潘小劍告訴記者,目前什進村推出的村企合作形式,可以讓村民有機會從事酒店、餐飲等服務業工作,有的村民還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開展特色鮮明的農趣和親子體驗活動。
唐四錦家也分得了一棟300平方米的三層黎族特色“船形屋”。2012年他響應保亭引資引智建美麗鄉村號召,辭掉工作,回家辦起了民宿。因為房前有一棵巨大的鳳凰樹,他便把自己的旅館取名為“鳳凰樹黎家風情客棧”。他的客棧總共8個房間,客人很多是網上下的訂單。“我很喜歡現在這樣的狀態,不但有相對穩定的收入,還可以結識天南海北的朋友,傳播和弘揚我們黎族歷史和文化。”唐四錦一邊説,一邊向記者展示他剛發到微信朋友圈的照片,斑駁夜色中他正在向客人介紹當地風土人情。
在具備旅遊資源條件的貧困村,保亭鼓勵和引導農民通過興辦家庭旅館、農家樂、銷售農産品等方式,開發農業觀光、林業觀光及生態旅遊産品,參與到旅遊發展中來。另一方面,保亭還鼓勵旅遊企業參與結對幫扶,助力脫貧攻堅。
每天上午11時許,海南檳榔谷景區300米長的惠農街就會熱鬧起來,各式各樣的熱帶水果和黎家美食,引來遊客駐足挑選。“這裡的客流多,而且市場管理也更規範,一年下來收入能有3萬多咧。”惠農街上的攤主黃玉沉一邊招呼來往顧客,一邊告訴記者。在呀諾達風景區,附近因景區建設而被徵地的居民不僅可以在景區內工作,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還能收到來自景區的補貼和慰問品。“以前這裡不少青年都去外地打工,現在景區建設越來越好,更多人都喜歡在家門口打工了。”呀諾達景區市場部總監薛斌説道。
據統計,2016年保亭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9696元,其中來源於旅遊收入1938元,佔全部可支配收入的20%,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