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惠民 >

老人是一座山 拍攝時只能仰視

發佈時間: 2017-09-04 12:57:39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責任編輯: 王子楓

 

  4月3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溫克自治旗伊敏蘇木,蒙古族厄魯特遊牧部落的敖日拉瑪老人在兒子的馬群旁。上世紀60年代,敖日拉瑪收養了一個上海孤兒,如今這位50多歲的兒子是她最愛念叨的、最自豪的事。布仁巴雅爾/攝

  執筆: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吳曉東

  視頻編導:李雪靜 王榮華

  H5製作:中青融媒工作室

  文稿編輯:蔣韡薇

  歷時4個多月,行程上萬公里,走過冰雪、沙地和泥濘,穿過森林和草地,布仁巴雅爾用手機記下了家鄉內蒙古呼倫貝爾近百位老人的音容笑貌,也為那些隨時會隨著老人離去而消失的優秀民族文化和民間藝術留下了可以追溯的影像記錄。

  放下麥克,拿起手機,這位以《吉祥三寶》《天邊》家喻戶曉的蒙古族歌唱家,現在自稱“手機攝影師”,在他的鏡頭下,各民族老人真情綻放,其中年齡最長者已經115歲。80多張照片從他拍攝的數千張作品中精選出來,匯聚成在北京時代美術館開幕的《呼倫貝爾·萬歲》專題影像展。這是一次未完待續的展覽,布仁巴雅爾的計劃是拍攝100位近百歲的老人,把全新內涵的“萬歲”賦予這些平凡而又偉大的生命。

  “我是從草原出來的,我的音樂,我所有的藝術根基都是草原給的。”布仁巴雅爾幾乎每首歌都在訴説對家鄉的愛戀:《天邊》裏夢幻般的草原式情歌的優美意境,《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中遠方遊子對故鄉永不止息的眷戀,《呼倫貝爾大草原》傳遞的對草原的誠摯深情……他把對草原的愛全都融在了歌聲裏。

  生於呼倫貝爾,長于草原深處,並在北京工作20多年,布仁巴雅爾坦言自己的音樂創作一直深受內蒙古民族音樂的影響,“當年《吉祥三寶》讓很多人大吃一驚,草原的音樂應該是舒緩遼闊滄桑的,怎麼可以這麼清新呢?我們忽然意識到呼倫貝爾的民族音樂還遠沒有傳播出來。”2006年一曲《吉祥三寶》在央視春晚一炮打響之後,布仁巴雅爾和妻子烏日娜開始投身民族文化尋根工程,積極從各種民間音樂中發掘素材,吸收養分。

  為創作中國第一張鄂溫克族原生態唱片《歷史的聲音》,他們走遍各鄂溫克民族聚居區采風,收集了許多即將失傳的古老民間音樂,整理了鄂溫克族索倫、通古斯、雅庫特三大部落不同風格的民歌精品,而為“中國最後的狩獵部落”專門創作的《你好!敖魯古雅》與原生態舞臺劇《敖魯古雅》,更是成為一份民族文化的寶貴資料。

  呼倫貝爾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三個民族獨特的文化在整個內蒙古都是絕無僅有的,而他們創造出來的音樂、舞蹈、服飾,面對現代化生活的進逼,無一倖免都在節節敗退。

  《呼倫貝爾·萬歲》開展當天,照片裏的主人公之一、97歲的蒙古族老人烏雲專程趕到展廳。布仁巴雅爾推著輪椅帶她看完整個展覽,興奮地告訴她,等自己的百位老人攝影計劃全部完成後,會把這些照片結整合冊,送到每一位參與拍攝的老人手上。

  可就在展覽開幕的第二天,壞消息傳來,布仁巴雅爾拍攝過的沙駝老人剛剛去世了。8月20日,整個影展裏的壽星瑪利亞·布老人也以116歲的高齡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正是這次展覽的特殊之處。布仁巴雅爾心裏非常清楚,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照片裏的老人們都會一個一個離去,他們帶走的,還有那些再也無人會講的故事,再也無人會唱的歌謠,再也無人會跳的薩滿舞……

  一次次的采風帶給布仁巴雅爾藝術上豐厚的收穫,同時也給他留下了很多遺憾:“錄音機留下的只有旋律,卻無法留下老藝人們演唱時的神態和表情,每個小拐彎處理時是個什麼狀態,當時穿著怎樣的民族服飾,還有老人們的相貌,像民歌一樣,一下子就能把你拉到呼倫貝爾,那是這方水土賦予的獨特的面孔,要是能記錄下這一切那該多好啊。”

  開始創作原生態舞臺劇《敖魯古雅》時,布仁巴雅爾曾多次去呼倫貝爾敖魯古雅民族鄉拜訪使鹿鄂溫克部落的瑪利亞·布老人,當時老人105歲,腦子裏儲存著大量瀕臨失傳的民歌。她一首一首唱給大家聽,讓布仁巴雅爾驚訝不已。幾年前,老人身體突然不行了,按鄂溫克傳統風葬習俗,家人把老人送進了山裏等待最後的時刻,沒想到生活了一輩子的森林給了她第二次生命。但那次差點失去老人的經歷對布仁巴雅爾觸動很大,他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時間的緊迫。2016年10月8日,布仁巴雅爾拿起手機,為當時115歲的瑪利亞·布老人留下了一組珍貴的照片。從這位國寶級長壽老人開始,布仁巴雅爾開始了為呼倫貝爾老人打造民族影像志的旅程。

  在北京時代美術館5號館前,一幅12米長、6米高的巨幅海報遠遠就鎖定了過往的目光。海報上,一位身邊環繞著馴鹿的綠衣老人,深邃的眼睛眺望著遠方的森林。

  照片上的97歲老人瑪利亞·索所在的使鹿鄂溫克部落隱藏在大興安嶺深處,是一個只有200多人的微型族群,也是“中國最後的馴鹿部落”。瑪利亞·索被使鹿鄂溫克人稱為“最後的酋長”,是這個部落的精神領袖。但老人臉上沒有酋長的威嚴,更多的是一個年長者的慈祥和歲月的滄桑。歷經部落百年來的歲月變遷,她成了一個民族歷史的見證者和文化的承載者。老人不但民歌唱得好,口弦琴也吹得嫺熟,而她的最愛還是被使鹿鄂溫克視為吉祥物的森林精靈馴鹿。在老人看來,馴鹿更像是她的孩子們,一輩子都在和馴鹿相處,她最清楚馴鹿習性,馴鹿也成了老人生命的一部分。

  馴鹿生活在遠離人群的森林深處,而老人現在已經不能獨自生活在森林裏了,但她依然嚮往著山上的生活,總會趁著精神好的時候去林子裏看看馴鹿,只要身邊有馴鹿,老人就笑得特別燦爛。為老人拍照那天,布仁巴雅爾仰臥在地上,專注地記錄這珍貴的畫面,任由調皮的馴鹿從他身上踏過。

  一張照片是一個故事,一瞬間,或許就是一段歷史。如今只有20多名使鹿鄂溫克人還在山上樹林裏養著馴鹿,越來越多的人定居城市,馴鹿的傳説,老人的故事,都慢慢遠去了,連同整個民族的記憶。瑪利亞·索曾説,現在最要緊的就是給馴鹿劃出個地方來,一想到鄂溫克人沒有獵槍,沒有森林,沒有放馴鹿的地方,我就想哭,做夢都在哭。

  得知布仁巴雅爾要來家裏拍攝,92歲的蒙古族老人門德陶特專門安排了一場莊重的祈福儀式。孩子們帶著家人都趕來了,像過年一樣熱鬧。老人獨自一人撫養7個孩子,全部供他們上了大學,這在當時是難以想像的困難,她的身上有著草原民族特有的堅韌與樂觀,這也正是布仁巴雅爾一直尋找和記錄的東西。老人是民間歌手,通過歌曲,她把自己對生活的態度一點一滴傳遞給子女們。賽音朝克圖是老人的大兒子,也是草原著名的作曲家,他作曲的《月光下》傳唱整個內蒙古草原。當布仁巴雅爾和門德陶特一家人唱起這首歌,外面寒風呼嘯,整個蒙古包卻瞬間溫暖起來。

  “這個季節的草原很少有遊客來,因為草還沒綠不好看,其實,春天裏青黃參雜的草原是最真實的,它孕育著希望,象徵著傳承,就如草原上的老人和孩子,這才是最美的草原。”在布仁巴雅爾看來,草原的精神和文化都需要傳承,“呼倫貝爾有不少民族都沒有文字,就是靠著歌曲和舞蹈將文化口口相傳。藝術很神奇,或許聽不懂歌裏唱的什麼,但通過歌聲與舞蹈,能感受到這些民族對生命的熱愛”。

  長期的采風中,布仁巴雅爾發現孩子們對自己的傳統文化越來越疏遠,很多孩子都不會唱民歌,甚至不會説自己的民族語言。“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知道,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産生的音樂,是美的,歌詞內容是健康的、有教育意義的,而這些文化精髓都是老人們傳給我們的,我們要主動去接觸他們。森林工人是什麼生活狀態,牧民是什麼狀態,打獵的鄂倫春人是什麼狀態,伐木的達斡爾人是什麼狀態,我要一個一個去了解,這樣真正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文化才能全方位呈現出來。”布仁巴雅爾説。

  一張張圖片,記錄著老人們臉上逐漸逝去的傳統和信仰,也講述著時光留下的故事。

  81歲的鄂溫克族老人辛桂榮是一種發酵飲料噶瓦斯的傳承人,拒絕市場化銷售,她説這樣批量做的噶瓦斯很容易變質,現在誰願意喝就送誰,她樂在其中;76歲的蒙古族老人德力格爾塞汗年輕時就是一位心靈手巧的女性,她縫製的每一件蒙古袍都極盡完美,在電視上看到不好好穿蒙古袍的人她會表現得非常挑剔;95歲的蒙古族老人寶達堅持自己民族的待客傳統,為了款待第一次到府的客人,作為主人和長輩的他又是張羅著燉肉,又是獻哈達送紅包;103歲的漢族老人張漢,曾是大興安嶺深處森林系統中最小的林場——得耳布爾林場的一名工人,受過良好的教育,喜歡讀書看報,到現在也不忘關心國家大事;91歲的蒙古族老人娜門桂當年在草原生活時救濟過很多迷路的外鄉人,給他們衣物和食物,不論是誰都真誠相待,體現著草原寬廣的胸襟;如今越來越多牧民離開草原,但80歲的蒙古族老人關布始終紮根在自己熱愛的草原上,堅持著五畜俱全的草原放牧傳統,也堅守著最古老的文化……

  拍攝根河市107歲的漢族老人劉訓蘭時,老人坐在自己的床上,當時陽光從窗戶照射進來,老人正眺望著遠方,用的就是最簡單的自然光。雖然身邊不乏玩攝影玩得風生水起的朋友,但布仁巴雅爾對這門光影藝術卻從沒有過研究。第一批照片出來了,除了“有感覺有感情”的精神鼓勵,他還從朋友們那裏得到了攝影方面的技術支援,手機換成了相機,光線的處理、視角的變化也開始講究起來。

  “每位老人都是一座山,拍攝時我只能用仰視的視角,蹲下、跪下甚至趴下,站起來和他們平視,我根本無法按動快門。”布仁巴雅爾説,即使在最矮的山峰面前,我們仍是渺小的。“呼倫貝爾有著多元的文化,各民族的生活圖景交織在一起。但無論是什麼民族,人心其實都是一樣的。”在這一座座山峰面前跪過近百次後,他真的感覺到了這項拍攝的意義:“我發現各民族老人身上有一點東西是共同的,他們是勤奮的,是善良的,是善解人意、熱情好客的,面對這些老人,自然而然會肅然起敬,自然而然會想方設法把他們最好的瞬間留住。”

  在朋友眼裏,布仁巴雅爾是個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溫度的人,這次的影像展被稱為“深情的人做深情的事”。自費發起這個大型拍攝和民間民俗文藝發現與記錄項目《呼倫貝爾·萬歲》,布仁巴雅爾是要向那些在呼倫貝爾蒼茫大地上生生不息的人們致敬,記錄那些珍貴的人文風情和民族記憶,並用這種方式表達他對家鄉深深的眷戀和感恩。

  “我不説太多的道理,百名百歲老人的深情和渴望會告訴大家實實在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切。我還會繼續拍下去的。呼倫貝爾的蒼茫大地上還有很多我沒拍到的百歲老人、有很多還沒講出來的故事。”布仁巴雅爾在展覽結束語中這樣寫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