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砥礪奮進的5年)
發佈時間: 2017-09-01 14:14:52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責任編輯: 王子楓
50萬元的診療費,對多數家庭來講是筆不小的負擔。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翠江鎮農民韓豪一家,卻並未因此傾家蕩産。“基本保險和大病保險一共報了32萬元,再加上8萬多元的精準補助,50多萬元我報銷超過了80%。”韓豪説,這讓全家人松了一大口氣。
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守護了許許多多家庭的好日子。中共十八大以來,民生領域改革持續推進,一系列惠民舉措密集出臺,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讓人民群眾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中共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織密民生福祉保障網
“要不是政府有這麼多好政策,我只能看著丫頭回家種地了。”河北省唐縣石門鄉黃岩村的貧困戶王典子老人深情地説。他家三女兒王三花在唐縣軍城鎮中學讀書,由於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除了免除學雜費、課本費、享受寄宿制貧困生補貼,學校還為她爭取了社會救助。
該校像王三花這樣的學生,共有89人。今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這意味著城市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將享受同樣的補助政策,更多農村娃可以更好地上學。
思民之所思,解民之所憂。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公開場合第一次提出“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從此,“獲得感”成為中國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
這5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化,更多病人不再“小病靠忍,大病靠拖”;戶籍制度改革堅定推進,戶口本不再成為阻隔城鄉流動的高墻;全民參保登記陸續開展,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的目標正在實現……補短板、兜底線、出實招,中央出臺一系列改革舉措,為老百姓織密了民生福祉的保障網。
讓小康看得見摸得著
“終於能在自己家過年了,心裏敞亮!”今年春節前,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青雲街億達雲集小區居民李女士搬了新家。李女士家曾住在臟亂差的棚戶區,冬季要靠燒煤取暖。5年前,她家所在區域被劃為政府統一拆遷地區。
近年來,北京、遼寧、廣東等地通過棚戶區改造,改善百姓家庭住房條件,讓百姓體會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今年1-7月,全國棚戶區改造已開工470萬套,完成了全年600萬套目標任務的78%。更多“李女士”的生活品質將越來越好。
“生活越來越好了。”這是許多中國老百姓共同的心聲。當前,中國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著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紮實推進,居住環境更加舒服;新增就業連續5年超1000萬,老百姓錢袋子越來越鼓;企業職工養老金持續增加,讓2億多人“老有所養”,幸福感不斷加強;污染防治不斷發力,綠水藍天越來越成為常態……
“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中國的小康社會,是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充分認可的全面小康。中國的改革發展,正為13億多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
滿足多層次文化需求
上海市虹口區提籃橋街道許多居民的生活,因為一個劇社而改變。
2012年,從部隊轉業的杜洪連組織社區居民,成立了“籃夢實驗劇社”,自編自導自演小品話劇。他們打造的情景朗誦劇《夢回提籃》已獲上海市民文化節的3個獎項。“現在回想起來,排練這部劇改變了我們許多人的人生。”杜洪連説,上至八旬老人,下至四五歲的娃娃,劇社社員們對起臺詞來,不亦樂乎。
文化惠民編織幸福生活。這5年,文化成為改善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啟動“拉動城鄉居民文化消費試點項目”,加大對原創精品扶持力度,推動基層公共文化設施資源共建共用,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中國不忘構建人民豐饒的“精神家園”。推動文化産業快速發展,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國人民越來越自信,對未來生活越來越有底氣。
“唱響主旋律的感覺,真好!”剛看完電影《戰狼2》的北京市民小陳這樣感慨。這主旋律的背後,是中國改革發展的偉大成就;一句“真好”,道出了中國人民滿滿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