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惠民 >

網際網路實名認證:已被廣泛接受的新現實

發佈時間: 2017-08-29 15:11:10   |  來源: 環球時報   |  責任編輯: 袁偉軒

 

       網際網路的實名認證管理,也就是所謂“後臺實名、前臺自願”原則,已經在部分網上活躍人士的反對聲中推行好幾年了。最近網際網路跟帖評論也要求用戶後臺實名認證,又引起新一波議論。境外媒體參與了對這一新規的指責,批評的主調是,後臺實名認證打擊網上言論自由。
  網際網路上當然管理越少越自由,但是零管理的網際網路哪個國家都受不了。事實上,後臺實名認證已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推行開來,它在中國的接受度也可以説越來越高。如今網際網路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實名認證,在網際網路上基本寸步難行。
  至於網上表達意見,它是網際網路應用很小的一部分,對絕大多數人來説,以後臺實名認證的方式發言,並不構成什麼心理障礙。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麻煩一些,但不會覺得這對自己有什麼危險。

  後臺實名認證會一定程度削弱網上發言的活躍度,但減少的那部分發言通常是“沉默大多數”臨時性、即興的參與,那些人會懶於為了一次發言而在網上完成一次註冊。而那些積極投身網上“輿論鬥爭”的“專業戶們”,則不太可能受此影響。
  網上最有影響的大V們,都是實名認證的,即使他們在前臺註冊了別的網名,他們是誰大家也都知道。對他們來説,實名是他們獲得影響力的基礎性條件。
  也就是説,從網上輿論的引領者到最普通的參與者們,實名認證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構成能迫使他們放棄參與的心理壓力。後臺實名認證作為一種普遍性管理原則,是網際網路文化最重要的基礎建設之一,它在理論上是順理成章的,在現實中也很快被習慣。
  真正感覺受到限制的,是一些很極端的網上發言者。比如有極少數人想要通過網際網路散佈謠言,製造事端,而不用負任何責任,他們如今這樣幹時感到了不安全。還有一些境外人士,他們冒充大陸發言者,如今這樣幹也不方便了。網上跟帖也納入後臺實名認證管理後,這部分人的發言空間會進一步被壓縮。
  電話卡過去不經實名認證也可以購得,都轉為實名認證後,對絕大多數人毫無影響,但一些想用電話搞“偷偷摸摸活動”的特殊需求者,就會感到不方便。網路實名認證壓縮的那部分輿論空間也大多是“偷偷摸摸活動”的那一塊。
  當然了,網路後臺實名認證一開始推行時,往往被簡單説成是“實名認證”,在社會上産生了“輿論要收緊”的泛泛印象。客觀説,網上輿論管理比輿論場剛形成時的確有所加強,但這種加強與整個國家推進依法治理是一脈相承的,它的實際效果要由今後更長一段時間中國網際網路事業的發展和全社會綜合發展的情況來驗證,不能以西方的做法為標準現在就下判斷。
  中國需要有序的網際網路,包括有序的網際網路輿論場,不這樣的話,網際網路就可能成為中國社會的一個亂源,它自身也無法正常發展。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必須繁榮,而以自由為基礎的活躍和人氣,是繁榮的前提。那麼何為網上自由,這是需要不斷摸索、矯正的。
  一個混亂無序的網際網路和一個死氣沉沉的網際網路,都不符合中國社會的長遠利益。網上輿論場需要與現實生活一樣的法治精神的確立,而不能是反憲法言論的肆意宣揚之地。與此同時,網際網路需要充足的表達空間,那裏的“自媒體邏輯”應當受到保護,網際網路新技術推動形成的那些輿論規律也應受到尊重。
  把網際網路“管死”大概是個偽命題,因為在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這絕對不可能做到。因此它既不應是官方的追求,也不必成為輿論的普遍擔心。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與管理總的來看會是一個中國全社會利益最大化的互動過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