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體檢時發現肺部有小結節該怎麼辦?
發佈時間: 2017-08-04 15:15:00 | 來源: 攜康長榮 | 責任編輯: 袁偉軒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和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活品質,健康保健意識不斷增強,健康體檢也走進了千家萬戶。特別是低劑量胸部CT被廣泛應用後,經常會有人被醫生告知肺部發現小結節,聽到這樣的消息,很多人會驚慌失措,茶飯不思、甚至失眠等。但也有些人不以為然,對體檢報告中的定期復查置若罔聞,若干時間後出現肺部症狀再來就醫,往往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那麼健康體檢發現肺部結節有何意義,我們應該怎麼正確對待肺部結節呢?為此我們提醒,健康體檢很重要,及早發現具有危險性高的肺部結節更重要。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肺部結節是怎麼回事?
肺部結節是指直徑小于等於3cm的圓形或類圓形的異常病變組織,同時不伴有肺不張、衛星灶,無胸腔積液,無淋巴結及遠處播散。需要説明的是,肺結節是指有病灶存在,不是指病灶性質。肺內結節是肺內發生的,可能是疤痕、炎症、良性腫瘤或惡性腫瘤。我們通常把肺內直徑小于3cm的圓形或類圓形病灶稱為結節,直徑小于1cm稱為小結節。肺內結節或小結節分為良性、惡性兩種。常見的肺內結節或小結節包括球形肺炎、結核球、錯構瘤、炎性假瘤、良性纖維增生等,癌前病變為不典型腺瘤樣增生,惡性病變則有可能是原發性肺癌或肺內轉移癌。
根據肺結節內部的密度不同,可以分為純磨玻璃結節、部分實性磨玻璃結節和純實性結節。在這三類結節中,惡性病變分別佔18%、63%、7%。磨玻璃結節可以為普通炎症、真菌感染、腺瘤樣不典型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潤癌、浸潤性癌;部分實性磨玻璃結節(又稱混合磨玻璃結節)癌變的機會高,必須引起重視,特別是實性成分大於50%的結節,是肺癌的可能性極大。不過,純實性結節雖然惡性概率小,但惡性程度高、進展快,在隨訪及治療上也要提高警惕。
根據我們的經驗,結合國內外有關對肺結節的處理指南,我們將查出的肺結節大體分為三類,第一類為良性可能比較大的結節,這類結節一般不需要處理或者僅需要年度復查即可;第二類為性質不確定的結節,這類結節性質不能確定,我們會根據國內外對肺結節處理指南定的規定,制定詳細的復查計劃;第三類結節為惡性可能性較大的結節,這類結節需要進一步檢查,或者直接建議外科處理。
目前對於早期肺癌的療效比較確切,“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肺癌治療的關鍵,據統計,I期肺癌5年生存率在70%以上,IA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在95%以上,特別是磨玻璃成分大於50%的肺癌預後良好。(注:5年生存率,指患病人群中,生存超過5年的概率,而不是只能活5年)一旦發現肺部小結節,患者不必過度緊張,即便是可疑肺癌,只要是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效果也會很好,原位癌及時治療可達到治愈的目的,且不需要後續治療。所以説,肺癌不可怕,關鍵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這也是早癌篩查的意義所在。
實論:早癌篩查的重要性
一年一次的體檢是很有必要的,特別對高危人群來説體檢更加重要。哪些人群屬於肺癌篩查的高危人群呢?一般來説,年齡50歲以上並至少合併以下一項危險因素:(1)吸煙點20包/年,其中也包括曾經吸煙,但戒煙時間不足15年者;(2)被動吸煙者;(3)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4)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瀰漫性肺纖維化病史。
胸部低劑量CT篩查是高危人群體檢的首選方法:過去的健康體檢基本上為X線胸片,大於1cm結節病灶容易被發現,小于1cm的病灶因影響因素較多極易漏診。另外約43%的肺部面積與心臟、縱隔、橫膈等組織重疊,使一些肺內病灶難以發現。即使胸片發現肺內有病灶,相當一部分病變的性質也難以確定,需要進一步做CT檢查。CT在肺內病變中的診斷優勢非常明顯。當前,我們應用西門子雙源CT採用低劑量掃描進行肺癌的早篩檢查,優點是掃描速度快,圖像清晰,輻射量極低,能有效地保護敏感部位以減少輻射,對人體的影響已經明顯降低,對高危人群來説是體檢的首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