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灤縣“三城齊抓”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

發佈時間: 2017-08-02 14:14:22   |  來源: 河北新聞網   |  責任編輯: 袁偉軒

 

  今年以來,灤縣圍繞市委 “成為唐山市縣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要求,以中等城市建設為統領,以增比進位擂臺賽活動為抓手,全力推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上半年,全縣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8億元,同比增長11%;完成固定資産投資208.1億元,增長13.8%;其他指標均實現了“雙過半”,好于去年同期。

  抓縣城建設,補齊發展短板。一是構建發展新佈局。在城區,以新城中心區、老城旅遊區、響嘡商貿區、高鐵新區為核心,打造北方魅力新城;在鎮街,按照“一體兩翼”的發展思路,將縣城西南部的茨榆坨鎮打造成鋼城特色小鎮,在西北部的榛子鎮建設省級特色小城鎮;在鄉村,沿灤州古城、青龍山旅遊景區建設美麗鄉村示範片區,打造環縣城休閒觀光農業産業帶。二是打造縣城外環線。重點推進了赤曹國道(灤縣段)、遷曹高速(灤縣段)、唐秦高速(灤縣段)等重大交通項目,通過建設三條道路及引線,既解決國、省幹道穿城問題,又能形成縣城外環線,打造縣城和沿海、縣城和唐山之間“一小時交通圈”。三是完善功能補短板。實施了重點城建項目28個,已有15個項目開工。其中,縣級民政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將於年內開工建設,城市規劃館、助康中醫養老健康産業園年內建成使用。城市規劃館、文化廣場將成為灤縣標誌性建築。

  抓産城融合,壯大縣城經濟。推動商貿服務業繁榮發展。上半年,全縣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6家,市場主體3457戶,同比增長8.44%;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達到17.5億元,同比增長28.4%,增幅居全市第一位。推動文化旅遊業提速發展,重點實施了灤州古城特色小鎮、文峰塔景區開發、雞冠山農業生態園等旅遊項目。今年以來,全縣累計接待遊客159.2萬人次,同比增長36%。推動教育聚集發展,將灤縣進校遷至職教中心,在橫渠實驗中學合併了3所農村初中、一所農村高中,在城區新建1所初中、新建2所小學,在響嘡片區設立1所標準化寄宿制初中,促進教育資源向縣城集中,帶動人口聚集。推動房地産業健康發展,把解決房地産項目遺留問題作為民生工程強力推動,開展攻堅行動。打造裝備製造、鋼鐵深加工、印裝、管業、模板産業等五大産業群,推動園區經濟集群式發展。裝備製造集群1至5月份完成增加值27.1億元,同比增長37.8%。謀劃的印裝産業園已有8家企業確定進駐園區,另有19家達成合作意向。管業産業集群已有8家鋼管企業擬遷入灤縣。模板産業集群已有3家模板企業簽約,10月份開工建設。

  抓改革創新,增強內生動力。建立城市執法綜合管理機制,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從根本上解決了部門職責交叉、街道條塊分割、相互推諉扯皮等問題,城市執法管理得到了規範和加強,城區面貌明顯改觀;設立增比進位擂臺,對落實“四個幹”機制的成效公開亮榜,實行月通報、季點評,讓幹得好的上臺作典型發言、排名後位的作表態發言,在縣內激發起事爭一流、增比進位的工作激情;建立去産能綜合補償機制,引導企業開展互助,使三家企業全部簽訂了拆除承諾書;常態化民企幫扶,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民營企業對接會,對企業遇到的困難實行挂賬式管理、盯辦式幫扶,目前已協調解決各類問題47件;建立農村小微權力規範化運作機制,在全縣推行了“四議一行兩監督”村財管理模式,受到省領導的高度肯定。 (記者 齊福臣 通訊員 李守富、劉雅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