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綜述:為農業農村發展增加新動能
發佈時間: 2017-07-19 15:50:00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袁偉軒
今年是我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隨著改革向縱深推進,田野上響起一曲以“綠色”“改革”和“創新”為主旋律的協奏曲。
綠色發展勢頭猛 資源利用更高效
一年一度的“三夏”跨區機收大會戰落下帷幕。從收穫小麥、處理秸稈到玉米免耕播種的“一條龍”作業,今年在各小麥主産省普遍實行。各地堅持生態導向,推廣小麥機收與秸稈處理、玉米精密播種及分層施肥同步完成的綠色高效生産方式。安徽、山東、河北等省秸稈還田離田機械化率超過85%。
用更少的資源獲得更大的收穫,正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題中之義。為了減輕多年來高強度的耕地利用造成的問題,今年我國將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擴大到1200萬畝。
産糧大省河北,近兩年通過大力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深入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去年全省化肥使用量(折純)比2015年下降1.1%、農藥使用量下降2.2%,實現了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
今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援100個縣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各地落實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統籌沼氣工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試點、秸稈綜合利用、農業綜合開發區域生態迴圈農業等政策,形成政策集合效應。
養殖業同樣唱響綠色發展協奏曲。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中央今年專門安排資金支援100個畜牧大縣,整縣推進畜禽糞污的資源化利用。業內人士分析,現代畜牧業建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産業鏈提質升級 競爭力持續增強
一方面糧食産量連續多年增産,另一方面糧食進口持續增長,暴露出我國在糧食等主要農産品生産的有效供給不足、與實際需求不匹配等問題。提升農業競爭力、打造更長産業鏈、更大價值鏈,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又一使命,而農産品加工業成為完成這一使命的重要力量。
2016年12月,國辦印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農産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産品加工業發展作出系統部署。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我國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發展農産品加工業有助於引導農戶根據市場需求,生産適銷對路的産品,優化産品結構。
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又一大重要抓手,各地不斷加大農村創業創新力度,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加速推進。農業部公佈了1096個依法合規、功能完備、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産業融合發展趨勢明顯的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目錄。12個省份制定了支援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
産業融合發展有效帶動了農村創業創新。目前各類返鄉下鄉創業人員達700多萬人。同時,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穩步發展,新型職業農民總量超1400萬人,家庭農場超87.7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188.8萬家,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佔比超過30%。
農業結構不斷優化 綜合改革穩步推進
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去年我國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新機制。經過一年來的努力,玉米價格開始回歸市場,推動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優化。
當年,全國籽粒玉米種植面積下降3000萬畝,為13年來首次減少,超出年初確定的調減1000萬畝的目標。同時,大豆面積增加1044萬畝、産量增加23億斤。雜糧面積增加700多萬畝、産量增加40多億斤。馬鈴薯面積增加160多萬畝、産量增加10億斤。
今年以來,在“鐮刀彎”等玉米的非優勢産區,籽粒玉米麵積又減少了1000多萬畝,而有市場缺口的大豆、雜糧雜豆、馬鈴薯和優質飼草等作物面積有所增加。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表示,今後要按照“分品種施策、漸進式推進”的思路,完善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形成合理比價關係,儘量減少對市場供求關係的過度干預。(記者董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