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市縣快報

長治城區:“拆”出發展新空間 “治”出生活好環境

發佈時間: 2017-07-04 20:13:11   |  來源: 黃河新聞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這是一場“環境革命”:煙花爆竹被成功禁放,高污染高耗能煤炭被全面禁燒,169家露天燒烤飲食攤點全部實現“三進”,148家廢品收購站點全部退出長治城區,石材加工、畜禽養殖、屠宰業不日將全部退城,治污、治亂治出好景觀,可謂是街街有精品、巷巷有亮點。

  這是一場“正義之戰”:2314處、63萬餘平方米違法建築被“清零”,2350畝違法圈佔土地被騰退;9起環境違法行為被立案查處,2人被拘留;嚴打“五霸”,3名村霸被批捕。治違,力度空前、效果空前,打擊了“違佔”的囂張氣焰,維護了公平正義,倡導了法治精神。

  

  

  這是一場“擔當大考”:違建清零、燃煤清零、城中村改造、鐵腕治污、路網徵遷……一個個硬任務、一場場攻堅戰無不考驗著城區區委、區政府的決策決斷,無不檢閱著幹部的責任擔當和作風能力。

  全市“五道五治”攻堅戰打響以來,城區區委、區政府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要求部署和市委書記席小軍一系列指示精神,圍繞“治好、治美、治順、治徹底”的目標,動真碰硬、攻堅克難,全力以赴推進“拆、治、建、管”,全區上下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勢,拆出了公平正義、拆出了黨心民心,治出了天寬地闊、治出了清風正氣,為全面創優發展環境、推進城中村改造、實現上黨古城的美麗“蝶變”,打下了堅實基礎。

  “拆”出發展新空間

  “違建清零拆”“城中村改造拆”“兩打擊一規範拆”“整治市容市貌拆”,在全市“五道五治”行動中,城區圍繞一個“拆”字,敢破敢立、不遺餘力,在轄區掀起了一場空前的圍剿“違建”攻堅戰役。

  去年12月26日,長治醫學院醫學會堂內座無虛席,城區在這裡召開千人大會,對“五道五治”、“城中村改造”、“鐵腕治污”工作進行總動員總部署。之後,又先後召開30余次專題會議推進“五道五治”工作。工作中,區委、區政府成立領導組、出臺實施方案,實行處級領導和區直單位包街道、包社區,處級領導上路檢查,同時根據市委“拆、治、建、管”四步走的思路,確立了一個抓手引領(拆除違建)、一套機構實施(以區委書記、區長為總指揮,處級領導包街道挂帥,街村幹部及綜合執法隊主體實施)、一個平臺支撐(以大數據管理平臺實行“挂圖作戰、數據研判、網格展示、動態監管、精準治理”的資訊化治理模式)、一個行動延伸(實施“四退六整治”行動)的“四個一”機制,在轄區內轟轟烈烈、有序有效開展了“五道五治”行動。

  “違建清零拆”。西街民族廣場、西南關、蓮花池等一大批老大難“違建”應聲倒地。

  去年9月26日下午,西大街民族廣場周邊,人山人海。在數千名群眾的見證下,民族廣場上那處影響周邊群眾健身活動和西大街形象長達20年之久的“老大難”違建轟然倒地。儘管面積只有幾百平方米,但因其有力地維護了公眾權益,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拍手稱快和交口稱讚。其實,在此之前的2016年9月19日,城區就針對西南關村“經十五南路”徵遷範圍內20余戶違建進行了強制拆除,一舉拆除面積2萬平方米,騰退土地50余畝,打響了全市“違建清零”的第一槍。

  然後,一路高歌,相繼轉戰“三河一渠”沿線——西街民族廣場——南關、華東、桃園、柏後四村,一舉拆除73戶共2萬餘平方米違建,實現了“違建清零”的“四戰四捷”。2月24日,在全區“三幹”會上,區委、區政府向全區幹群發出“決戰三個月,將轄區60萬平方米‘違建’全部拆除”的攻堅令。為此,全區上下根據市委、市政府“依法依規拆違、奮力前行拆違、排除干擾拆違”指示精神,將“五道五治”作為維護公平正義、維護法律尊嚴、維護人民利益和改善城鄉環境的“革命性”行動,向南外環、東外環、天晚集,北董村、桃園村、柏後村,蓮花池、英雄臺等一路挺進,多個片區聯動、十個街道同進、28 村全面開花,先後“拆違”300余場,可謂是高潮疊起,效果立竿見影。5月26日,伴隨著太東、五馬、紫金等五個街道、八大片“違建”的拆除,城區一舉完成了“60萬違建”的清零任務。至此,全區上下戮力同心,大戰三個多月,共拆除違建63萬餘平方米,騰退土地2350余畝。顯著的成效不但得到了上級的肯定,而且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尤其是蓮花池周邊違建,253家商鋪,面積相當於“一個半標準足球場”大。這些“違建”的成功拆除使一朵“蓮花”終於得以重新“綻放”,社會各界也好評如潮。

  城中村改造“拆”。決戰2017、2018,“一月一村”抓攻堅。附城、馬坊頭兩個月拆出近25萬平方米,實現“整村拆”。

  城中村的全面改造是市委、市政府給城區下達的硬任務。但要實現徹底改造,首要的問題就是要“騰出改造空間”。為此,城區在各村大力拆除“違建”的同時,推出了“整村拆”。工作中,區委、區政府深入研判,全面評估,反覆研究,確立了“每月研究一村、攻堅一村、成功一村”的工作目標。各包村區級領導一線指揮、一線研究、一線辦公,區級領導每月聽取一次彙報,研究破解問題,全面攻堅推進。“兩方案一規劃”、“四議兩公開”、改造融資對接等各項基礎工作紮實開展。4、5月份,由區委書記和區長包聯的馬坊頭和附城有了重大突破。目前,附城拆除445 處宅基地、717戶,共14.2萬平方米;馬坊頭拆除387處宅基地、445戶,共10.53萬平方米,實現整村拆遷。並且,按照“一月一村”進度安排和“整村拆遷+連片拆除”的思路,預計今年7月底,新華、華東、西南關3村將完成拆遷,年底南關、角沿、紫坊也將完成拆遷。

  兩打擊一規範“拆”。專項行動3個月,在北石槽拆除11萬餘平方米“違建”,騰退土地585畝,為該村的發展“拆”出了廣闊空間。

  今年1月21日,凜冽的寒風中,由城區綜合執法、公安、司法、住建、街道等執法人員組成的隊伍在北石槽村拉開戰場,大戰3小時,一舉將位於北石槽村鐵路口與解放東街交叉口西北部裴某違法建築依法強制拆除,拆除違建6000余平方米,一次性騰退土地20余畝,侵佔村集體10多年土地全部得以歸還。城區北石槽村“兩打擊一規範”首戰告捷。

  在北石槽村僅違法圈佔土地問題就有100余戶,達數百畝。“好風憑藉力”。“五道五治”行動中,城區區委、區政府決定借此東風對北石槽進行徹底整治,並由區委書記李國強任組長、9名處級領導擔任副組長在北石槽村打響了“兩打擊一規範”專項行動,重點打擊侵害村集體利益違法行為、打擊非訪鬧訪違法行為,全面規範村民自治。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取證,將違佔面積最大,非法獲利、欠繳租金和偷逃稅費最多,影響最為惡劣的北石槽村村民裴某作為專項行動的第一戰。之後,又趁熱打鐵,先後分11次對153 處、11萬餘平方米的“違建”進行集中拆除,騰退土地585畝。徹底解決了北石槽村違法建築佔據村集體土地,違法經營、拒不繳納租金等侵害村集體利益等行為。

  同時,城區還以“拆”為抓手,開展了市容市貌整治工作,並先後拆除清理各類違章廣告牌、燈箱1301余塊,條幅538條;清理各類小廣告20277多處,保證了市容市貌的乾淨整潔。

  “治”出生活好環境

  “治好、治美、治順、治徹底”是市委、市政府給“五道五治”的要求。根據這一要求,城區立足“治出發展好環境”,以“治”為抓手,將城市管理、城中村改造、環境保護、亂村整治等工作一體化統籌,“組合拳”推進,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兩禁”“四退兩清六整治”,源頭上禁、根本上退,治污治亂治理,全力守護“長治藍”。作為全市中心,城區環境污染源主要有兩大類:一是生産性企業煙粉塵、廢液、廢油及生産過程中的邊角料等污染物;二是生活性污染,主城區最主要的污染源,有2.3萬餘戶居民(門店)土小燃煤鍋爐採暖期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有逐年增加的大量機動車尾氣排放;有建築工地、道路大噸位運煤車揚塵污染;有煙花爆竹、露天燒烤、廢品收購站、畜禽養殖和屠宰等污染。

  “五道五治”工作中,針對這些問題和特點,城區區委、區政府首先是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編制《城區環境污染事件應急預案》《城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以及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治污減排等年度計劃和方案,通過城市綜合執法改革,將公安、城管、住建、環保等12個部門的執法力量進行整合,組建起一支400余人的綜合執法隊伍,實現了執法力量聚焦;推進環衛一體化改革,將原來的多頭環衛管理體制改為由環衛處實行統一管理,實現“一個部門管到底、一把掃帚掃到底”,並加大環衛設施設備投入,新增一批環衛壓縮車、收集車、大小型乾濕清掃車,新建一批生活垃圾處理站點,機械化清掃率達到65%;在全市首創綜合執法大數據平臺,將10個街道、55個社區和28個農村(菜場)劃分為420余個網格,將環保環衛工作全部納入大數據平臺,構建起區、街、村(社區)三級聯動的網格化工作格局;建立督察專員制度,層層篩選6名督察專員代表區委、區政府行使督察權,堅持問題導向、跟蹤督辦、問責追責,確保了整改成效。

  其次是在“兩禁”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同時,城區又開展了“四退兩清六整治”專項行動,全面打響了“環保攻堅戰”。“四退”即:將我市主城區內現有畜禽養殖、屠宰、廢品回收站、石材加工等生産經營活動全部退出主城區範圍。“兩清”即:清理燃煤鍋爐和“小散亂污”企業。“六整治”即:對主城區範圍內的土小鍋爐、各類市場、無人管理小區、停車場、散垃圾點、電網管線集中開展專項整治。從而形成了對環保問題的集中清繳態勢。有力的措施、有序的組織,使許多積存多年的“老問題”得以解決。桃園村養殖區可謂是一處“四退”的典型。這裡位於桃園村南部、石子河桃園段北岸,為畜禽養殖、廢品收購集聚區。不大的區域暫住戶29家,養殖戶14家,小工廠加工戶3家,廢品收購站3家,廢舊機油收購4家,小作坊2家,共計55家。該片區域人員構成複雜、産業經營混亂,經營戶及居民長期將生活和生産垃圾隨意傾倒至附近的石子河河道內,嚴重臟亂差,附近村民苦不堪言,是長期以來的整治重點和難點。經過多次調查研究後,1月25日,區委、區政府組織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對桃園村石子河北岸的養殖區進行了徹底拆除,同時聯繫專業隊伍對河道垃圾進行同步清理,不但一改往日的臟亂差,也為河道改造騰出了作業空間。

  截至目前,全區63台經營性燃煤鍋爐、181台採暖燃煤鍋爐全部拆除;169個露天燒烤飲食攤點實現“三進”,373家餐飲單位油煙治理凈化改造完成,3346輛黃標車銷聲匿跡;148家廢品收購站、29家石材加工戶全部退城;145家畜禽養殖戶、19家牛羊私屠濫宰戶九月底將全部完成。燃煤鍋爐和“小散亂污”企業清理正在抓緊推進,目前120家“小散亂污”企業已取締75家,所剩45家正在規範達標。

  鐵的擔當盡責、鐵的手腕治污、鐵的心腸問責確保了環境品質的持續好轉。據統計,今年1至5月份,主城區空氣品質二級以上天數達到77天,同比增加8天,全省排名第5;綜合品質指數為8.16,同比下降6.4%,全省排名第4;PM2.5濃度值有效下降,考核指標在“2+26”城市群中排名第3。

  3000名機關幹部整治“五道”林帶近一週,平均每日清理林帶30萬平方米。

  針對縣區交界道路沿線的薄弱地帶,區委、區政府大局當前、不推不躲、主動擔當,一方面下發文件要求各區直單位人員下沉到所聯繫的街道、包點的社區,一起開展“五道五治”工作;一方面由區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帶隊,發動75個區直單位3000余名機關幹部,十個街道數千名幹部群眾,針對東外環、南外環、五針街、解放西街四大片區、七條道路兩側的林帶,除雜草、清垃圾、治樹林,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治理戰”,營造出“苦幹實幹同心幹”的濃厚氛圍。4月19日上午,區委書記李國強、區長楊雋帶領四套班子,短短一天時間,他們清理林帶面積30萬平方米、清出林帶垃圾350立方米。之後,近一週的時間,區委、區政府幾乎每日都要組織區直部門的幹部到過境道路兩側整治林帶。附近村民看到後也紛紛拿起工具加入到勞動中。“書記帶頭幹,群眾更帶勁”,北石槽村老黨員這樣描述群眾參與“五道五治”的熱情。

  北石槽村,由“亂”到“治”的典型。

  “今年政府力度大,解決多年的老問題,水網通到了家裏邊,用水方便又新鮮。”家住北石槽村17小街的閆翠芳一邊倒水,一邊向記者講述了他們的“困難吃水史”。其對“五道五治”、“兩打擊一規範”的稱讚也溢於言表。和閆翠芳家一樣,隨著村裏一戶一表工程的竣工,17小街的村民家裏全部通上了衛生乾淨的自來水,告別了11年來共用自來水站的歷史。

  北石槽曾經是“名氣”很大的亂村。多年來,該村非法佔地、非訪鬧訪、“三資”混亂等各種問題錯綜複雜。6名支村“兩委”幹部先後受到黨紀處分,多名“村霸”搶佔幾十間門面房欠繳租金達百萬元,更有村民肆意圈佔集體土地、多年不繳費用。“五道五治”中,城區將“治亂”向治理“亂村”延伸,於今年1月18日在北石槽村啟動了“兩打擊一規範”專項行動。區委、區政府先後派5個調查組和2個工作組進村入戶,調查核實有關問題,並針對該村的問題成立由區委書記李國強任組長、9名處級領導擔任副組長,紀檢、組織、政法、公安、檢察、法院、住建、城管、民政、農林、新聞媒體、信訪、相關街道負責人以及法律顧問組成的專項行動領導組,下設三個專項行動小組,即打擊侵害村集體利益違法行為專項行動組,打擊非訪鬧訪違法行為專項行動組,規範村民自治、民主決策制度機制行動組,旨在舉全區之力,重拳出擊,徹底整治北石槽村“亂象”。

  專項行動中,城區在抓好“拆”違建的同時又從三個方面下功夫,保證了“治亂”效果。一是清賬目。專項小組全面核查集體資産賬目,對不簽合同、強買強賣、拒繳租金等行為,聯合執法,限期執行,累計收繳欠繳地租、房租、水費200余萬元。二是重懲處。嚴查嚴懲歷任村幹部各類違法亂紀行為,對張某等3名涉嫌組織非訪鬧訪、阻礙企業正常經營的“村霸”進行了抓捕,有力打擊了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三是立規矩。強化支村“兩委”班子建設,召開了一場6小時的專題民主生活會,村幹部深入剖析、紅臉出汗、觸及靈魂、幾度哽咽。經過“兩打擊一規範”的整治,路通了,道順了,違法佔地清理了,人們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北石槽村一改過去的“臟、亂、差”,成為開發商競相參與城中村改造的“香餑餑”,成為全市“五道五治”的展示窗口。目前,城區已將“兩打擊一規範”行動在全區各農村(菜場)全面鋪開,同步開展打擊“村霸”“樓霸”“地霸”“沙霸”“石子霸”等“五霸”行動,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成為該區全面創優發展環境的生動展示。

  “建”出城市“高顏值”

  美麗,是人們亙古不變的追求,也是市委、市政府“五道五治”工作的標準之一。在“五道五治”工作中,城區對城市顏值和品質並重,在“拆”與“治”的同時加大了建設力度,並“建出”了一批精品和亮點。

  一批老街巷有了新面孔,3D墻讓破舊的糧市巷成為“名角”。

  “支援不支援政府的決策,關鍵就看能不能讓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五道五治’行動之所以讓群眾稱讚,就因為政府把這件實事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在糧市巷生活了40多年的牛路則用最直白的話道出了群眾的心聲。“五道五治”以來,不斷涌現的精品街巷讓不少市民為之點讚。“‘五道五治’不僅僅是刷刷墻,打掃打掃衛生,在注重‘顏值’提升的同時,提升‘街巷’的‘氣質’更為重要。”威遠門中路社區主任趙路明告訴記者,為了將傳統文化和科技相結合,太西街道創新形式,採用了先進的墻體3D列印,視覺的錯位成為小巷靚麗的風景。自“五道五治”行動開展以來,太西街道威遠門中路社區積極行動,對糧市巷長約110米的外墻進行修整、白化,並打造了兩面百米文化墻,一幅幅生動活潑、呼之欲出的立體墻畫,既有孩子們喜歡的卡通畫、海洋動物畫,又有大人們偏愛的山水風景畫,吸引了不少居民來此合影留念。

  糧市巷只是城區打造精品街巷的一個縮影。“五道五治”工作開展以來,城區在背街小巷改造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利用原有資源,打造了以德孝文化、街巷來由、國防知識、廉政教育為主題的文化墻,鋪設了許多條鵝卵石和彩色便道磚拼接的路面,使老舊的小街巷煥發出了新活力。各條街巷或青磚飛檐、雕梁畫柱,或綠草如茵、傍花隨柳,或老人散步、孩子追逐嬉戲,好不愜意。糧市巷、英華巷、淮海小吃街、牛嶺上條條美不勝收,北山頭、中山頭等沿山各村村村可進。

  140多個無人管小區有了貼心“管家”。

  5月18日,家住市紡織有限公司家屬樓的居民代表手拿寫著“為民排憂解難,知心關懷到家”的錦旗和感謝信來到英雄中路街道辦事處表示感謝,一再稱讚“五道五治”的好政策給他們創造了好的生活環境。

  “五道五治”中,城區積極探索“無人管理小區”管理新路子,實施小區科學化管理。城區區委、區政府借“五道五治”縱深推進之勢,出臺管理辦法,著力解決困擾我市、城區長達20餘年的無人管理小區這一遺留問題。對轄區內10個街道,400多個責任網格大排查、大摸底,一是加強網格化管理,每幢樓選設樓長,單元選設單元長,居委幹部職工包片管理,明確責任,明確分工,同時新引進一家物業管理公司,形成社區-物業公司-樓長-單元長管理格局;二是整治亂佔亂建現象;三是創新管理,對佔用公共資源私建的門店收歸社區,所收資金用於小區的管理與建設;四是致力服務。清挖下水道,整修便道、破損的墻壁、大門等,讓小區環境更優美;五是調解鄰里糾紛,促建和諧小區,為無人管理小區實現物業管理打下基礎。

  “城區以前所未有的擔當和氣魄、前所未有的闖勁和幹勁、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奮勇開拓,取得城市建設前所未有的新成效。”市委書記席小軍對城區工作的充分肯定既是鼓勵,更是鞭策。城區幹部將繼續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鬥”精神,擼起袖子幹、撲下身子幹、心無旁騖幹、拋開雜念幹,幹出“五道五治”的城區路徑,幹出城中村改造的城區模組,幹出環境保護的城區示範,以優異的成績交好城區答卷,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來源:長治日報 特約記者 向建偉 邰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