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公益行動

普及教育知識是改善健康狀況的策略  

發佈時間: 2017-06-27 18:07:26   |  來源: 中國網--健康中國   |  責任編輯: 李曉憲

中國網健康訊(李曉憲 李集保)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改善,人們預防疾病和獲取健康知識的需求日益增強。健康促進和健康科普工作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保護和改善人民群眾的健康。在626日國家衛生計生委例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宋樹立透露,由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組織專家編寫《健康科普資訊生成與傳播技術手冊(媒體版)》和《公眾識別與利用網路健康資訊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近期即將公佈。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宋軍對《健康科普資訊生成與傳播技術手冊(媒體版)》的編寫情況作了介紹。他指出,當前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準不高,不健康生活方式普遍流行,已經成為嚴重影響我國人民群眾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實踐證明,通過健康教育、傳播健康知識,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是改善人民群眾健康狀況最具成本效益一個策略。

    大眾如何看健康科普資訊?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研究員解瑞謙介紹了《建議》)的內容。他表示,希望公眾利用這樣一套工具,對網路健康資訊科普進行初步的識別和判斷。

    《建議》具體內容包括三個方面:健康資訊平臺是否可靠,健康資訊是否可信,以及如何利用好這種健康科普資訊。

    在平臺判斷是否可靠性上有四個維度:一是查看網站和社交媒體所屬的機構是否有信譽。比如可以在網站下面查到網站的版權所有方,也可以在新媒體平台中查到帳號的簡介。二是查看網站資訊是否有專業人士進行審核把關。比如網站是否功與他們合作的權威的醫療機構,再一個是他們是否聘請了權威的專業醫療衛生人員提供一些技術支援。三是查看一些網站和社交媒體中的健康資訊有沒有違背常理,比如能夠包治百病,這就明顯違背了醫學常識。四是判斷網站和社交媒體有沒有推銷産品的傾向。

    判斷網路健康資訊是否可信,從四個維度進行提示:一是看資訊的來源和出處,來源是否權威,機構是否是專業機構。二是看資訊作者,內容是否和他從事的專業領域相符合,如果符合,他的資訊可信度就更高。三是看資訊發佈的時間,十年前的觀點到今天可能不一定正確。四是看資訊表達的觀點是否有一定的認同度,也就是説資訊所涉及的觀點是否就這個領域專家或權威機構的普遍共識。

    怎麼理解和利用這個資訊:一方面,網路健康資訊可以幫助大家掌握基於疾病防控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指導形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知曉與自己健康和疾病相關的衛生政策。另一方面,網路健康資訊不適宜、也不能用於自身的診斷和治療,因為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員,自己進行的治療可能是錯誤的,會延誤醫生正確的診斷和治療。重病患者可能危及他的生命,不恰當的藥物治療還有一些副作用,影響健康,甚至會威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