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文化

重新認識高考的不可替代性

發佈時間: 2017-06-07 17:22:53   |  來源: 中國網--健康中國   |  責任編輯: 李曉憲

           20170607日     來源:南方日報

 

又是一年高考季,關於高考的話題再度成為大眾關注焦點。今年恰逢恢復高考制度40週年,各年齡層、各階層關於高考的回憶和述評,將人們的思緒拉回曆史、映照現實,在一個更加宏大的視野中重新審視高考對個人命運的影響、重新認識高考的不可替代性。

 

  高考的最大意義,是為考生提供了公平上大學的考試招生制度。假如沒有高考,許多人或許可以繼續被推薦上大學,但缺乏客觀評判標準的舉薦制很可能異化為“走後門.對比歷史,不難發現高考在維護社會底線公平方面的重大意義。可以説,高考的重要性,不可撼動。

  每年高考期間,考場周邊工程停工、公交線路改道、交警保駕護航、家長請假陪考……不用動員,整個社會就會自行聚焦高考,共同參與高考秩序的維護。這也是用事實證明高考在公眾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沒有任何一項其他考試選拔制度可以與之相提並論。不過也必須承認,相比于恢復高考制度之初的一片讚揚,今日高考遇到的爭議和批評不斷增多,關於高考改革的呼聲也是此起彼伏,高考的重要性確實有所下降。從某種程度上説,這恰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因為人們選擇和改變命運的機會多了,高考不再是通向個人理想的“獨木橋”。從另一個角度説,也反映出人們對高考公平的希冀更大。絕大多數的爭議和批評,並不是否定高考制度,而是力求通過高考改革實現更廣泛、更全面、更具時代特徵的教育公平。

  高考是因應中國國情的考試製度,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不可替代。高考需要在發展中不斷完善,許多技術層面的改革已經在進行,比如自主招生制度改革、取消和規範加分項目、擴大全國統一命題範圍、面向貧困地區實施國家扶貧定向招生計劃,等等。2014年,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啟動上海、浙江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兩地改革後的首批高中畢業生今年將參加高考。這是力度最大的一輪高考改革,從“外語可考兩次”到“自選3科學業水準考試成績計入總成績”,從“取消文理分科”到“實行院校專業組志願填報”,“一考定終身”正在被打破,學生的選擇權也在增加,高考制度正朝著人們期待的方向完善。

  任何制度都不可能盡善盡美、解決所有問題,高考同樣如此。有的時候,甚至就是一個矛盾存在。而且,有許多問題並不完全是高考制度所致,比如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城市考生與農村考生的錄取比例,其中存在著深刻複雜的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的社會原因,不是高考所能承受之重。

  恢復高考制度40年,一代代人的個體命運被改變,整個國家的精神風貌也被重塑。今日再看高考,它仍是最為公平的制度設計,仍是最為重要的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