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受訪者對採食野菜感興趣

發佈時間: 2017-04-27 09:48:48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責任編輯: 袁偉軒

 

  春季外出踏青,很多人喜歡採野菜。食用野菜做成的菜品和小吃,不僅是人們感知時令風物的方式,也是食物匱乏年代一代人的味覺記憶。不過,有的野菜具有一定藥性,甚至有毒性,食用不當可能威脅健康。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3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8.9%的受訪者對採食野菜感興趣,在列出的常見野菜中,香椿成為受訪者最常吃的一種(57.0%)。44.4%的受訪者擔心食用野菜的安全問題。對於吃某種野菜有疑問時,50.8%的受訪者會詢問周圍人經驗。

  受訪者中,00後佔1.0%,90後佔20.2%,80後佔50.3%,70後佔20.9%,60後佔6.7%。

  78.9%受訪者對採食野菜感興趣

  家住北京的唐銘最近和家人一起去了趟郊區,吃農家飯時,桌上的一道蒸榆錢飯讓他和家人讚不絕口。“我還是很小的時候吃過這個東西,是老人們做的,十幾年沒吃過了,這次碰上感覺特別親切。榆錢飯做法很簡單,洗乾淨的榆錢拌上麵粉,上籠蒸十幾分鐘就熟了。同時在搗好的蒜泥裏調上醋、香油等調料。夾一筷子榆錢飯蘸點蘸汁,吃起來味道很單純,但有種特別的清香,可算是典型的‘春食’。”唐銘説,榆樹在村裏處處可見,他臨走時還摘了一袋榆錢回家嘗試自己做。

  來自杭州的趙嘉莉告訴記者,逛超市時,她經常能見到香椿芽、馬齒莧等野菜,“還不便宜,七八塊錢一小把呢,特別受歡迎。每年清明節期間,我去公園踏青,都能看到有人拿著袋子低頭找野菜。”趙嘉莉説,採野菜的人中,上點歲數的居多,年輕人也有,“我媽媽前兩天也跟風去採,弄回來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菜,做成包子餡,還挺好吃。”

  調查顯示,78.9%的受訪者對採食野菜感興趣,具體來説,54.6%的受訪者既喜歡採又喜歡吃,9.9%的受訪者表示喜歡採但不喜歡吃,14.4%的受訪者喜歡吃但不喜歡採。16.1%的受訪者對野菜感興趣程度一般,3.3%的受訪者直言對野菜沒興趣。

  提起野菜做成的小吃,除了榆錢飯,自嘲“吃貨"的唐銘還能數出來很多:“槐花餅、薺菜包子、馬齒莧包子、涼拌灰灰菜,這些我小時候都吃過。最近幾年,青糰這種點心成了‘網紅’,就是糯米麵揉進艾草等野菜的汁,包上餡做的,南方可能更常見。作為一個北方人,我還挺喜歡吃。”

  調查顯示,74.0%的受訪者採過野菜。在列出的各種常見野菜中,香椿成為受訪者最常吃的一種(57.0%),野蕨菜(43.7%)、馬齒莧(43.5%)、槐花(41.9%)、榆錢(41.2%)也是較多受訪者吃過的野菜。其他還包括蒲公英、野生蒿、灰灰菜、艾草、嫩柳葉等。

  44.4%受訪者擔心野菜食用的安全問題

  為什麼野菜會受到很多人追捧?在受訪者看來,野菜美味(33.3%)是最大原因。其他原因依次是:感受時節變化和生活趣味(26.3%)、出於獵奇心理(20.8%)、傳承民間美食文化(8.2%)、憶苦思甜(6.6%)、懷念故鄉和親人(3.8%)等。

  來自河北某縣的張友新退休後經常和朋友去爬山,順便採些野菜野果。“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那時候春天的食材少,這些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的、剛冒出嫩芽、開出小花的野菜就填補了空白。”張友新説,雖然現在大棚很多,隨時都能買到反季節蔬菜,但是他總覺得這些大棚菜沒有滋味,“就説在超市裏買的香椿芽,特別老,也不夠香,一點也沒有我小時候從自家院子裏摘的好吃。”

  “春光短暫,我總覺得吃了野菜做的‘春食’,去野外玩一玩,才算抓住了春天。”唐銘説,他很喜歡春天帶孩子去田間玩耍,採些野菜、野花、野果,“我特別留戀小時候的一些味道。自己做野菜時,眼前就會浮現以前家裏老人在爐灶旁邊忙碌的身影,想起有趣的童年時光。”

  調查顯示,44.4%的受訪者擔心野菜食用的安全問題。對於某種野菜該不該吃有疑問時,50.8%的受訪者會詢問周圍人的經驗,47.3%的受訪者憑以往經驗判斷,32.2%的受訪者會上網搜索資訊,26.2%的受訪者能不吃就不吃,14.5%的受訪者會諮詢專業人士。

  對於家裏老人採食野菜,趙嘉莉有點擔心,“在路邊也能看到有人挖野菜,這些地方長期受汽車尾氣污染,還容易積聚大量塵土,感覺很不衛生”。

  唐銘向記者介紹,沒處理好的蕨菜就有毒性,他感覺自己烹飪經驗不足,從來不買生蕨菜。“另外,一些野菜和毒草長得也比較像,很容易被人誤採誤食”。

  張友新希望,養生類的節目能請些專家向民眾普及一下野菜知識,以免人們憑著經驗亂採亂吃,發生危險。(記者 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