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文化

傳統文化架起兩岸溝通的橋梁

發佈時間: 2017-03-16 17:58:17   |  來源: 中國網——健康中國   |  責任編輯: 李曉憲

    中國網健康訊(李曉憲 樊琰)《詩詞滿腹古典才女武亦姝》,這是台灣《中時電子報》2月10日“兩岸星期人物”欄目的標題。標題所説的武亦姝,就是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來自上海復旦大學附中。年僅16歲的她,不僅“長髮披垂、柳眉鳳目”,而且詩詞儲備量多達2000余首,場上表現從容自信。中時電子報的這篇文章用“這位充滿古典氣質並詩詞滿腹的女孩,在中國古典詩詞歌賦的襯托下,完全滿足了人們對於古代才女的想像”來誇讚武亦姝。除了對這位古典才女進行追蹤報道和讚美,台灣媒體和網友也對整個詩詞大會活動很關注。比如台灣《旺報》對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的開播進行了報道,並感嘆近年來大陸歌唱類選秀節目席捲兩岸後,看起來生硬的《中國詩詞大會》同樣能夠吸睛兩岸網友。

  對大陸文化節目的關注,台灣媒體及網友不只是因為感嘆節目本身的文化味和精彩性,還由於這些節目裏時常出現的“台灣身影”。儘管近期的《中國詩詞大會》沒有出現台灣選手,但在《中華好詩詞》第二季節目中,來自台灣大學法律系的張仲宇和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的梁道萍,上演了一場詩詞巔峰對決,受到島內媒體和網友的熱捧。另外,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漢字聽寫大會》中,台灣代表隊也都多次參賽,引發島內關注。

  由於兩岸同屬中華文化,有著相同的文化認同感,因此這些文化類節目能同時受到兩岸網友的追捧。兩岸可以以其他形式進行文化節目的互通合作,比如在《中華好詩詞》中,台灣電視人趙偉和陳宥穎就深度參與了節目的錄製,他們的參與能把台灣電視節目製作的理念帶到大陸,也能更好地挖掘台灣選手。同時,台灣的中華文化底蘊深厚,學校教育對傳統文化思想和古文訓練的專注,都促使台灣提供優秀的參賽選手與能夠欣賞、愛欣賞這類節目的觀眾。

  未來兩岸應該發揮各自的優點,加強合作,更多兩岸電視節目走近彼此的觀眾,架起文化溝通交流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