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醫療新聞

專家聚會冰城共議胃部腫瘤治療策略

發佈時間: 2017-01-10 14:48:07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郭江

  

圖為哈醫大腫瘤醫院胃腸外科主任薛英威主持大會。

  新華網哈爾濱1月10日電 由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黑龍江省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黑龍江省醫學會胃部腫瘤分會主辦,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承辦的“2017冰城胃部腫瘤研討會”于1月6日-7日在哈爾濱召開。本次會議聚焦胃癌領域的研究焦點和診療爭議熱點,為互相交流與溝通提供平臺。

  大會主辦方邀請到眾多國內胃部腫瘤專業的專家,圍繞《進展期胃癌D2手術基礎上圍手術期治療思考》、《胃癌TNM分期的歷史與未來》、《3D腹腔鏡胃癌根治術》、《進展期胃癌十六組淋巴結清掃是否窮途末路》、《胃腸腫瘤精準醫學研究策略》、《胃癌肝轉移轉化治療的相關問題》、《胃癌術後消化道重建如何選擇》、《對稱性全胃係膜切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等相關熱點專題進行討論,通過對目前胃癌研究的最新方向和熱點問題展開深刻解析,為胃癌的預防與診療提供更有價值的理論分析與臨床對策。

圖為黑龍江省抗癌協會副理事長、哈醫大腫瘤醫院副院長曲國藩致辭。

  我國胃癌的發病率為十萬分之67,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列第2位。全球年新發胃癌病例中有47%發生在中國,嚴重影響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黑龍江省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黑龍江省醫學會胃部腫瘤分會主任委員、哈醫大腫瘤醫院胃腸外科主任薛英威指出,通常,胃癌的發生、發展過程要經過10到20年的潛伏期,人到中年才是胃病發展到胃癌的高峰階段。但由於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等原因,近年來胃癌逐步呈現年輕化趨勢。感染過幽門螺桿菌,超過正常體重20-25公斤及以上的男性,長期食用霉變糧食、過多攝入食鹽,常吃加鹽腌制蔬菜或煙熏肉和魚等食物,吸煙,接受過胃部手術、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家族胃癌史,惡性貧血,A型血,長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煙塵、石棉和鎳的環境中的人,極有可能增加發生胃癌的危險性。

  薛英威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高鹽飲食,提倡冷凍保鮮;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少吃或不吃煙熏、腌制、烘烤和油炸食品,保護食用水的衛生;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和飲食方式;保持良好心態,提倡不吸煙,少飲酒。 同時建議廣大市民,一旦出現胃部持續不適,尤其是有胃癌危險因素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胃鏡檢查(目前尚無可以取代胃鏡的其他檢查手段)。建議有胃癌危險因素者40歲以後(吸煙者35歲)每年進行胃鏡檢查一次,這是早期發現胃癌的最有效方法。只要提高防癌意識,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早期胃癌和癌前病變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其中一部分可通過胃鏡微創手術輕鬆完成,即EMR(內鏡下粘膜切除術)或ESD(內鏡下粘膜下剝離術)等技術治療,另一部分則可以通過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等微創手術得到根治。

  

圖為會議現場。

  目前,哈醫大腫瘤醫院胃腸外科正在形成和完善這樣一種一站式的胃癌治療模式,入院後醫生將針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術前分期,對早期胃癌患者進行內鏡和腹腔鏡下微創治療,對進展期患者行新輔助放化療結合標準的D2根治術,對病期較晚的患者給予腹腔熱灌注,姑息手術或最佳支援治療,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生存品質,同時疑難重症病例則進入MDT(多學科專家協作組)診治流程,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患者獲得科學合理的治療。(胡琳 宋洪江 李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