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耳倉” 及時治勿輕視
發佈時間: 2016-11-28 11:10:32 | 來源: 羊城晚報 | 責任編輯: 郭江
原標題:長“耳倉”,及時治勿輕視
受訪專家/廣東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 陳良嗣
老一輩的人常説:“前倉藏糧、後倉藏糠,耳朵棱上藏衣裳”,“耳倉”被認為是“財氣”和“福氣”的面相。廣東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陳良嗣介紹,在醫學上,“耳倉”其實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鰓源性畸形——耳前瘺管,這枚體內的“定時炸彈”早除早安心。
耳前瘺管很常見
陳良嗣介紹,耳前瘺管是胚胎早期第一、第二鰓弓的耳廓原基在發育過程中融合不全所致。耳前瘺管的發病率有地區和人種差異,中國人群的發生率為1.36%—3.3%。部分患者有家族遺傳傾向,可能是一種不完全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耳前瘺管的開口通常細小,一個較常見,偶有兩個,多分佈于耳前、耳廓上方或耳後區域。
耳前瘺管沒有繼發感染時,表現為耳前針眼大小的瘺口,擠壓時,無或有乾酪樣分泌物滲出。當繼發感染後,表現為瘺口有膿液滲出,瘺口周圍皮膚紅腫、隆起、疼痛,觸之有波動感等,反覆發作而切開引流者局部常有瘢痕形成。因此,耳前瘺管可是一枚隱藏于顏面部的“定時炸彈”!一旦繼發感染,也不是“省油的燈”。
治療:藥物抗炎和手術除根
據陳良嗣介紹,耳前瘺管繼發感染的病原體以葡萄球菌最為常見,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一般療程需要7—14天。如有膿腫形成,還需同時給予切開引流和清創換藥。
耳前瘺管合併感染的最佳手術時機是在膿液引流基本乾淨,瘺管周圍組織炎症比較局限,患者沒有明顯的全身反應時進行。此時手術出血量少、解剖層次較清晰,可降低復發風險。
不少患者家屬會擔心“耳前瘺管既然與耳有關,手術後聽力是否受影響?”陳良嗣介紹,聽力是否受影響取決於內耳、中耳以及外耳道的病變,而耳前瘺管病灶手術範圍基本局限于耳廓的前上方,因此大可不必有此顧慮。
陳良嗣指出,耳前瘺管術後絕大多數癒合良好,但拆線後兩周至1月仍需復診,如發現局部腫痛、流膿,需排除繼發感染(如深部線結外露等)或復發(瘺管殘留)可能。
忠告:勿因“愛美”延誤治療
很多患者擔心接受耳前瘺管治療會影響美觀。陳良嗣強調:耳前瘺管的好發部位緊鄰髮際,為了避免術後切口的感染,也為了保證術後包紮的牢固和緊密,手術當天切口周圍通常需要剪除一部分頭髮,並做好術區皮膚清潔。因此患者在接受手術時,需要配合醫生的治療,切勿因“愛美”耽誤了病情的康復。
還有不少患者會擔心手術後傷口留下疤痕,影響美觀。陳良嗣介紹,任何顏面部的開放性手術,均不可避免遺留切口。但是,通過採用順應顏面皮膚張力線的切口設計、術中精細操作、切口無張力縫合、術後感染預防,可最大程度地改觀切口的疤痕問題。即使存在細微的疤痕,術後亦可隱蔽于耳前皮紋的自然皺褶裏,或者為耳前髮際的頭髮所遮蓋。所以患者也不必因為“愛美”而對此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