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資訊

哪些人易患糖尿病?科學預防需吃動平衡、控制血壓體重

發佈時間: 2016-11-14 16:05:09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人民網北京11月14日電 (高奕楠)今天是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共同關注糖尿病”。“聯合國糖尿病日”的前身世界糖尿病日,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盟于1991年共同發起的,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對糖尿病的警覺和醒悟。2007年起,“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為“聯合國糖尿病日”,將專家、學術行為上升為各國的政府行為,促使各國政府和社會各界加強對糖尿病的控制,減少糖尿病的危害。

  我國公眾對糖尿病缺乏正確認識

  “全球每6秒鐘,就有1名患者因糖尿病死亡。”國際糖尿病聯盟西太平洋區候任主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指出,據統計,2015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高達4.15億人,每11名成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40年,患病人數將達到6.42億人。

  糖尿病已經成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特別是在我國,該病的流行趨勢日益嚴重。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劉遠立説“糖尿病發病率高,根治難,是我國慢性病防控的重點。有效的糖尿病防控,需要政府主導、各部門參與、全社會動員。而在中國,公眾普遍對糖尿病缺乏正確認識,加強糖尿病教育迫在眉睫。”

  不少人對於糖尿病的認識還停留在其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及體重的減輕,認為沒有這些症狀就不是糖尿病人。“這些看法是片面的。”北京朝陽糖尿病醫院院長王執禮指出,在糖尿病早期階段,可長期無任何不適或僅感到輕度的身體乏力。有的糖尿病人,直到出現了嚴重的並發癥,才被檢查出糖尿病,給機體組織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如果有糖尿病症狀如口渴、多飲、消瘦等臨床表現,空腹血糖點7.0mmol/L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 點11.1 mmol/L即可被診斷為糖尿病。如果單次血糖達到糖尿病標準,但患者無任何症狀,則需要在不同時間重復一次血糖檢查。如果有兩次血糖值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即可被診斷。

  一旦被確診為糖尿病後,應進一步明確糖尿病的類型和有否糖尿病並發癥。糖尿病的類型一般分為1型、2型、妊娠糖尿病和繼發性糖尿病。我國九成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為2型糖尿病,且大多合併有多種代謝異常或疾病狀態如血脂異常、肥胖、高血壓等。糖尿病並發癥通常影響到多個系統,如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腎臟、腦、眼底等多個系統或臟器。

  專家解析糖尿病高危人群“可防可控”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當胰腺産生不了足夠的胰島素或者人體無法有效地利用所産生的胰島素時,就會出現糖尿病。胰島素是一種調節血糖的荷爾蒙。高血糖症或血糖升高,是糖尿病不加控制的一種通常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對人體的許多系統帶來嚴重損害,特別是神經和血管。

  在很多國家,糖尿病都是導致失明、心腦血管疾病、腎功能衰竭和下肢截肢的首要原因。即便如此,“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北京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立新強調,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研究證實,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預防或延緩7成Ⅱ型糖尿病的發生。

  哪些人容易罹患糖尿病?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第六人民醫院院長賈偉平表示,目前我國擁有龐大的Ⅱ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這些人目前血糖完全正常,但罹患糖尿病的危險很大,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肥胖者;曾有過高血糖或尿糖陽性者;生過8斤以上的巨大胎兒者,或者出生體重低於5斤的人,均容易罹患糖尿病。肥胖、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粘、高尿酸和高胰島素血症這7項中有3項以上者,即使現在血糖不高,也很容易得糖尿病。

  “管住嘴、邁開腿”科學預防糖尿病

  專家表示,科學預防糖尿病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是控制飲食。經常吃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的人是糖尿病的青睞對象。為了預防糖尿病,飲食必須控制,要選擇低熱量、高纖維素飲食,常吃蔬菜水果和粗糧。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合理調整飲食結構。

  其次是經常運動。保持運動糖尿病的預防至關重要,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選擇散步、慢跑、游泳等。絕對有益。2型糖尿病發生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胰島素抵抗,就是身體對胰島素不敏感,使血糖無法正常利用,而運動恰好可以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預防2型糖尿病。運動能提高內分泌系統功能,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抑制肥胖,減輕體重,改善脂肪代謝,促進葡萄糖的氧化好運轉。

  再者就是控制體重和血壓。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發生的危險因素。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胖孩子越來越多,糖尿病開始“瞄上”青少年,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為了有效預防糖尿病,首先就要把體重降下來,使體重接近正常。高血壓也是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之一,控制好血壓,也就等於預防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

  此外,定期測量血糖有助於發現無症狀性糖尿病。成年人每年要進行一次體檢,糖尿病高危人群應每半年進行一次血糖。

  研究表明,有的空腹血糖受損或糖耐量減低的人群到出現臨床症狀發展成糖尿病時,有的需要2-3年,甚至高達7-10年或更長的時間,在這個階段,如能早期採取系統的醫學干預和科學的生活方式,抓住寶貴的治療時機,使早期受損傷的胰島B細胞,得以休息、並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復及恢復功能,就很有可能不轉變成糖尿病人,成為一生與糖尿病無緣的健康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