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養生

川楝子用量應提高

發佈時間: 2016-11-04 14:38:54   |  來源: 健康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製劑中心 楊 磊

  川楝子來源於楝科植物川楝的乾燥成熟果實,性味苦寒,有小毒;歸肝、小腸、膀胱經。主産于四川、貴州、湖南、湖北等地,以四川産的為道地藥材,故稱之為川楝子。現代《中國藥典》記載其有疏肝泄熱、行氣止痛、殺蟲的作用,用於肝鬱化火、胸脅、脘腹脹痛、疝氣疼痛及蟲積腹痛。

  關於川楝子的炮製方法最早見於《雷公炮炙論》:“……酒拌浸冷濕,蒸,待上皮軟,剝去皮,取肉去核,勿單用其核……”歷代炮製方法中都多去皮核,如去核用(唐·《精微》);蒸去皮核,酒浸去皮核,面炒(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酒潤去核(明·《通玄》);入丸,用核,槌細,入煎用肉不用核(清·《外科證治全生集》);近惟酒炒,亦有去肉取皮用,則苦寒性減(清·《本草害利》)。由此可見,古人認為川楝子果實的皮、肉和核的作用和藥效是不相同的,多以去皮、去核用肉為主。現行藥典將川楝子分為生品川楝子和炒川楝子,生品的炮製方法為除去雜質,用時搗碎;炒川楝子炮製方法為取凈川楝子,切厚片或碾碎,照清炒法炒至表面焦黃色。以上均未參照歷代炮製方法去皮、去核。

  臨床用量方面,古籍中記載的川楝子用量多為1~3錢,相當於現今的3~9克。如“治療妊娠心氣痛:川楝子、小茴香(炒)各三錢,艾葉末(鹽炒)半錢。上作一服,水二鐘……”;“治寒疝,以及偏墜,小腸廟痛:川楝子三錢,小茴香五分,木香一錢……”;“治熱厥心痛,或發或止,久不愈者:金鈴子、延胡索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酒調下,溫湯亦得”。現今藥典川楝子用量為5~10克,與古今劑量相倣,那麼用藥劑量相同,藥用部位不同,是否有相同的臨床療效?

  帶著以上問題,筆者以有效成分川楝素為目標成分,對其果實的皮、肉、核不同部位進行測定,結果川楝素在果皮、果肉、果核內的含量分別為0.06%、0.21%、0.01%,相當於川楝子中74.1%的川楝素在果肉,22.8%在果皮,3.1%在果核,由此可見,古人在用川楝子時取肉去核、去皮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川楝子果核中有效成分含量最低,但果核的重量約佔整個川楝子重量的40%,果肉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古人只用果肉,常用量1~3錢,相當於3~9克,現今藥典規定劑量5~10克,雖與古代用量相倣,但由於未去皮、去核,導致實際有效成分含量降低,臨床用量偏輕,故建議臨床醫生提高臨床用藥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