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發佈時間: 2016-10-26 16:48:16 | 來源: 中國網-健康中國 | 責任編輯: 李曉憲
中國網健康訊(李曉憲) 國家衛計委根據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進行了解讀。
解讀指出:這是今後15年我國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工作。《綱要》是建國以來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的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編制和實施《綱要》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舉措,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同時,這也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國對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承諾的重要舉措。
一、《綱要》的起草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作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決策。在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的領導下,2016年3月成立了以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體育總局等部門為主,環境保護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20多個部門參加的起草工作組及專家組。編制工作堅持充分發揚民主,協調各方參與,組織有關部門、智庫和專家開展了專題研究、平行研究和國際比較研究,借鑒國內其他領域和國際國民健康中長期發展規劃經驗,廣泛聽取地方、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多方面意見,並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在8月19—20日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徵求了全體與會代表意見,反覆修改。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綱要》。
二、《綱要》的主要特點
《綱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突出了戰略性、系統性、指導性、操作性,具有以下鮮明特點:
一是突出大健康的發展理念。當前我國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準,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發展以及生態環境、生活方式變化,維護人民健康面臨一系列新挑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人的行為方式和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突出,“以疾病治療為中心”難以解決人的健康問題,也不可持續。因此,《綱要》確立了“以促進健康為中心”的“大健康觀”、“大衛生觀”,提出將這一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實施的全過程,統籌應對廣泛的健康影響因素,全方位、全生命週期維護人民群眾健康。
二是著眼長遠與立足當前相結合。《綱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國家戰略,充分考慮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階段目標相銜接,與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要求相銜接,同時針對當前突出問題,創新體制機制,從全局高度統籌衛生計生、體育健身、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公共安全、健康教育等領域政策措施,形成促進健康的合力,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發展道路。
三是目標明確可操作。《綱要》圍繞總體健康水準、健康影響因素、健康服務與健康保障、健康産業、促進健康的制度體系等方面設置了若干主要量化指標,使目標任務具體化,工作過程可操作、可衡量、可考核。據此,《綱要》提出健康中國“三步走”的目標,即“2020年,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2030年,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戰略目標,並展望2050年,提出“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的長遠目標。
三、《綱要》的核心內容
《綱要》首先闡述維護人民健康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意義,總結我國健康領域改革發展的成就,分析未來15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明確《綱要》基本定位。《綱要》明確了今後15年健康中國建設的總體戰略,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堅持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提高人民健康水準為核心,突出強調了三項重點內容:一是預防為主、關口前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促進資源下沉,實現可負擔、可持續的發展;二是調整優化健康服務體系,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在強基層基礎上,促進健康産業發展,更好地滿足群眾健康需求;三是將“共建共用 全民健康”作為戰略主題,堅持政府主導,動員全社會參與,推動社會共建共用,人人自主自律,實現全民健康。
《綱要》明確將“共建共用”作為“建設健康中國的基本路徑”,是貫徹落實“共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的要求。要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統籌社會、行業和個人三個層面,實現政府牽頭負責、社會積極參與、個人體現健康責任,不斷完善制度安排,形成維護和促進健康的強大合力,推動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在“共建共用”中實現“全民健康”,提升人民獲得感。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指示精神,《綱要》明確將“全民健康”作為“建設健康中國的根本目的”。強調“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週期兩個著力點”,分別解決提供“公平可及”和“系統連續”健康服務的問題,做好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點人群的健康工作,強化對生命不同階段主要健康問題及主要影響因素的有效干預,惠及全人群、覆蓋全生命週期,實現更高水準的全民健康。
《綱要》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站在大健康、大衛生的高度,緊緊圍繞健康影響因素(包括遺傳和心理等生物學因素、自然與社會環境因素、醫療衛生服務因素、生活與行為方式因素)確定《綱要》的主要任務,包括健康生活與行為、健康服務與保障、健康生産與生活環境等方面。是以人的健康為中心,按照從內部到外部、從主體到環境的順序,依次針對個人生活與行為方式、醫療衛生服務與保障、生産與生活環境等健康影響因素,提出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産業等五個方面的戰略任務:
一是普及健康生活。從健康促進的源頭入手,強調個人健康責任,通過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為,引導群眾形成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二是優化健康服務。以婦女兒童、老年人、貧困人口、殘疾人等人群為重點,從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兩個層面採取措施,強化覆蓋全民的公共衛生服務,加大慢性病和重大傳染病防控力度,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創新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模式,發揮中醫治未病的獨特優勢,為群眾提供更優質的健康服務。
三是完善健康保障。通過健全全民醫療保障體系,深化公立醫院、藥品、醫療器械流通體制改革,降低虛高價格,切實減輕群眾看病負擔,改善就醫感受。加強各類醫保制度整合銜接,改進醫保管理服務體系,實現保障能力長期可持續。
四是建設健康環境。針對影響健康的環境問題,開展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強化安全生産和職業病防治,促進道路交通安全,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建設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能力,最大程度減少外界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五是發展健康産業。區分基本和非基本,優化多元辦醫格局,推動非公立醫療機構向高水準、規模化方向發展。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援發展健康醫療旅遊等健康服務新業態,積極發展健身休閒運動産業,提升醫藥産業發展水準,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需求。
四、《綱要》的落實
為保障規劃目標的實現,《綱要》從體制機制改革、人力資源建設、醫學科技創新、資訊化服務、法治建設和國際交流六個方面,提出保障戰略任務實施的政策措施,強調加強組織領導,要求各地區黨委政府、各部門將健康中國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完善考核機制和問責制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做好實施監測,確保《綱要》落實。同時,在《綱要》指引下,研究編制“十三五”醫改規劃和“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通過五年規劃實施,落實《綱要》提出的各項任務要求。
編制出臺《綱要》,進一步凝聚全社會對健康中國建設的共識,提振建設健康中國的信心,保持科學合理預期,為衛生健康領域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準,同時有利於履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國際承諾,展現良好國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