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養陰”的另一層含義
發佈時間: 2016-10-20 13:49:25 | 來源: 北京晨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原標題:“秋冬養陰”的另一層含義
中醫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説。據此,很多人認為,到了秋冬就該吃補陰的藥了,這個理解只説對了一半。因為“秋冬養陰”除了要利用秋冬,這個四季中消化功能最好的季節來進補,還有一層更重要的意思,到了秋冬要延長睡眠時間。睡眠才是最好的養陰。
之所以要到秋冬再吃補陰的藥,首先因為補陰的藥物大多滋膩,比如阿膠、山萸肉之類。但滋膩是它們藥效的保證,非如此不能補到陰之根本。秋冬,人的氣血重點從春夏時候“衛外”的體表轉移到內裏,消化機能增強了,這個時候更便於對滋膩藥物的吸收。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醫認為,秋冬是“封藏”的季節。所謂“封藏”就是減少消耗,給身體打基礎。中醫説的“陰”,是身體的固定資産,西醫學中的細胞組織器官等都屬於中醫説的“陰”,只不過中醫將它用“血”、“津”、“精”等來表述,而且都屬於“陰”的範疇。它們是身體功能産生的基礎,因此也是生命的根基,補陰補的就是這裡,類似于幫助身體蓄力儲能,這也是中醫的“封藏”之意。
秋冬養陰的另一層含義則是,秋冬季節日照時間短,而中醫對睡眠的講究,向來不提倡早睡早起,而是要求“以待日光”。意思是,在太陽升起之後再起床,夏天天亮得早,就要早起;秋冬太陽很晚才出來,自然就要晚起。如果能按這個講究去做,人們在秋冬就可以適當延長睡眠時間,因為只有在睡眠中,身體的細胞才能修復。這個修復就是中醫説的“養陰”,就是秋冬補養的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