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是病嗎?
發佈時間: 2016-10-19 10:04:12 | 來源: 南方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原標題:骨質增生是病嗎?
古人云“過猶不及”主要是就人的賢能與否來説,對於身體生長來説,同樣如此。小時候的骨骼正常生長大概是最令父母欣慰的一件事,但對於老年人來説,由於種種原因導致的骨質增生往往令自己和子女都大感頭疼。
記者採訪專家了解到,骨質增生是身體自發防禦性的機體修復反應,而骨質疏鬆是出現骨質增生的原因之一。在10月20日世界骨質疏鬆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即將到來之際,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副院長黃玉良向市民支招,想延緩骨質疏鬆症發生就要多運動、多曬太陽,合理安排膳食,必要時進行藥物治療。
骨質增生像“發燒”妨礙功能應干預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副院長黃玉良同時也是該院創傷外科主任,他告訴記者,嚴格來説,骨質增生並非一種疾病,而是伴隨疾病的一種現象。
隨著年齡增大導致骨關節退變,或骨與關節損傷,都會引起身體的修復性反應。“各種原因導致的骨關節不穩,如腰椎不穩,骨骼為了增強穩定性就會自發增生。”黃玉良表示,骨質增生過多可能會影響身體功能,對身體活動造成負累,但本身是身體自發防禦性的機體修復反應。
對於骨質增生的診療,他用發燒做比喻:發燒是疾病引起的症狀,關鍵往往不在於對發燒的治療,而是對疾病本身的治療,只有在發燒可能引起大腦等損害影響時才應該加以干預治療,對“骨質增生”的治療也應該更多關注針對疾病本身,當骨質增生到一定程度影響到身體功能時,才需要對其進行干預。“骨質增生的情況對影像學更有意義,對臨床治療的意義要小一些。”黃玉良表示,骨質增生的説法和影像學也可能有一定關係。
很多老年人都將疼痛和身體功能不好誤認為是“骨質增生”,因為影像學對老年骨關節X線片常有此報告。專家表示,對於年老者來説,骨質增生通常同年齡增長的骨骼退變有關。其中,骨質疏鬆症也是一個原因。人在30多歲,骨骼發育達到高峰,之後隨著年齡增長,骨量會減少,骨骼品質也會下降,骨小梁會變得多孔、疏鬆,甚至骨頭塌陷。於是,越是年老者,越是容易發生骨折——這在醫學上被稱為“骨質疏鬆症骨折”。
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延緩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呢?黃玉良的建議是:多運動,多曬太陽,合理膳食,必要時進行藥物治療。對於廣泛流傳的喝牛奶、補鈣片的説法,他表示,老年人骨骼的問題主要是鈣流失,在補鈣之外還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防止鈣流失。
骨頭上多長出的還可能是良性腫瘤
對於年輕人出現骨質增生的情況,有一種説法是身體姿勢不當引起骨質增生。黃玉良表示他接診並未發現此類情況,“站姿、坐姿等直接引起骨質增生的情況確實很少,作為年輕人出現骨質增生可以是骨與關節損傷引起的。”黃玉良説,對於年輕人來説,引起骨質增生的情況有很多,從外科方面的各種外傷、發育不良導致的骨損傷和骨畸形,以及內科方面的各種風濕性疾病、類風濕性疾病、強直性脊柱炎,都可能導致骨質增生狀況的發生。“比如出現骨關節不穩,身體會從兩個方面進行自我修復,一方面是韌帶增厚,另一方面就是重塑骨頭,以更好的包容、穩定骨關節。”
“理論上沒有根治骨質增生的方法。”黃玉良強調,對於骨質增生不要有“歧視”,骨頭是活的,原發性疾病引起骨頭重建,是機體認為必要的做法,如果判斷不需要也可能會加以吸收,當骨關節炎等引起明顯的骨質增生時,對影響關節活動增生部位的手術往往和針對原發性疾病的手術同時進行。
與骨質增生相類似的還有兩種疾病,分別被稱作“單發性骨軟骨瘤”和“多發性骨軟骨瘤”。黃玉良介紹,這兩種病不屬於骨質增生,一般被歸為良性腫瘤,但與骨質增生類似的是,都是骨骼上自發生長的組織,可能會壓迫神經和血管,引起疼痛,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手術治療。“單發性骨軟骨瘤一般通過手術就能解決問題。”黃玉良説,就在今年他還給一位患了單發性骨軟骨瘤的朋友做了手術,效果不錯。不過,對於多發性骨軟骨瘤,情況就要複雜一些:多發性骨軟骨瘤存在惡化可能,做手術不僅不能降低這種風險而且還會增大惡化幾率。
除了多發性骨軟骨瘤不適宜手術治療,黃玉良表示,在他負責的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創傷骨科,對於10歲以下孩子的長骨骨折,基本以非手術治療為主。“骨折做手術往往要做內固定和拆除兩次手術,患兒痛苦多,費用高,更重要的是,會終生留下難以抹去的疤痕。”(記者 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