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來稿照登

秋季養生潤燥養肺首選它

發佈時間: 2016-09-14 09:42:49   |  來源: 中國網--健康中國   |  責任編輯: 李曉憲

 中國網健康訊(盧子永 李春滿)秋在“ 五行”對應中屬金,在人體五臟六腑對應中為肺。此時自然界陽氣日衰,陰氣日生,雨水漸少,故時令主氣為“燥”。燥熱之邪容易損傷人的肺氣,導致人體內的陰液津氣耗散,繼而出現一系列肺係病變,因此歷來人們都把“防燥護陰,養肺為先”作為秋季養生的重點。

  

  百合味微甘甜而性平,色雅白而質濡潤,養陰而不膩,歸心經、肺經及大腸經,為滋陰潤燥之上品。其入藥歷史已有2000 多年,漢代《神農本草經》即有收載。取名“百合”,一説是因它可治一種“ 莫名所苦的百合病”,另一説是取其“百年好合”之意。百合為百合科一種植物的肉質鱗莖,形似大蒜,長江以南地區多産,尤以湖湘之地所産名氣最大。本品的採挖亦多在金秋或初冬時節,特引之為薦,諸君可嘗試用之。其花卉美麗芬芳,多用於鮮花裝飾。

  百合的主要功能為清心安神、養陰潤肺、止咳、通利二便,用於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莫名所苦,即所謂“ 百合病”。如今更多的是用於治療肺陰虧虛和肺燥幹咳、痰少帶血絲者,尤適於肺失潤澤兼有虛熱及心肺陰虛、累及百脈、影響神明而致恍惚等症者,即神經衰竭、 癔症、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咯血、肺結核等。

  百合入中藥湯劑,一般用量為6~12 克,大劑量可用至30克。患風寒咳嗽者,以及脾胃虛寒、大便溏瀉者應忌用。作為蔬菜,既可去皮鮮用,也可幹用;既可炒食,也可蒸、燉或煮食。

  作為藥膳藥粥,其用更多,如預防老年性便秘:可用幹百合50~60 克(鮮品可用80~100 克),煮爛後拌入蜂蜜20 克,每日1劑,分2 次服;用於更年期綜合徵:幹百合120 克研粉,與150 克蜂蜜調勻後蒸熟,每日食用一勺;用於失眠:百合、蓮子各30 克、粳米100 克,煮粥食用。另外,還可打成碎塊,泡茶飲。需要注意的是,凡加入蜂蜜、冰糖的藥膳或藥粥,糖尿病患者均不宜用。風寒感冒、咳嗽及發熱的患者應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