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掛號“網上塞車”“隱形長隊”如何疏解
發佈時間: 2016-09-13 14:11:10 | 來源: 黑龍江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全面預約掛號,現場不用等待;取消門診輸液,避免抗生素濫用……隨著醫改進入深水區,各地不斷落地的醫改措施在逐漸改變百姓以往的看病模式。
記者近日在北京、廣東、湖南、四川等地調研發現,一些醫改舉措初衷甚好,卻在落實過程中出現“形式化”“一刀切”的傾向。
專家認為,“隱形的長隊”背後的癥結不僅在於醫療資源的稀缺,還在於有關部門有懶政思維。要從根本上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還需切實考慮患者的感受,系統推進配套改革。如果對醫改落地過程中出現的苗頭性問題重視不夠,容易讓群眾在改革中的“獲得感”打折扣。
醫改落地“新現象”預約掛號催生“隱形的長隊”
預約掛號,現場擁堵變為“網上塞車”。
“掛號像春運”“摸黑奔波跑斷腿”,是以往群眾在大醫院“掛號難”的真實寫照。為推動分級診療、引導患者有序就醫,去年6月18日,北京兒童醫院率先試點“非急診全面預約”模式。“非急診全面預約”目前已陸續在部分城市推進試點。
然而,記者日前調查發現,預約掛號也不是徹底解決“掛號難”的靈丹妙藥,不少患者反映,預約掛號經常出現線上排長隊的現象,線上“掛號難”成了患者遇到的新難題。
北京市民張女士一個多月前向某醫院提交了預約看病申請,可預約登記一個多月,眼看著等待人數從三位數降到個位數,卻被告知預約失敗,因為“醫保卡沒有與院方關聯”。
經常用微信預約掛號的“80後”劉玥告訴記者:“微信掛號排長隊很可怕,挂上號後又被‘放鴿子’更可怕。”
不僅僅是網路預約,傳統的電話預約線路也遭遇“塞車”。北京市民李先生通過114預約北醫三院的號,“前面幾百人,線上等半個多小時後放棄了,當時舉著手機聽了半個多小時,很無奈。”
在上海工作的徐琳告訴記者,一開始覺得比起傳統到醫院排隊掛號的方式,微信掛號確實方便,不過試過幾次後發現,微信預約掛號是另一種形式的線上排隊,約專家的號太難了,一般得提前兩三周,按院方規定的放號時間緊盯著手機螢幕準備搶號,基本上專家號放出來不一會兒就沒了。
“隱形的長隊”癥結醫療資源稀缺加懶政思維作怪
記者在北京、廣東、湖南、四川等地調查發現,從線下排隊轉為“變相”線上排隊,原因複雜。
——好措施落實中沒有跟上百姓需求。
湖南省兒童醫院副院長李愛勤認為,預約掛號改革沒有錯,初衷是讓病人不來醫院窗口排隊就能挂到號,但落實中沒有考慮到一部分中老年人對網際網路等新興工具不熟悉,需要一個過程來讓病人適應、社會適應。
“例如臨到病人就診時才通知專家停診了,這完全是技術上可以解決的問題,如果及時更新醫生出診資訊,就不會讓患者無謂地浪費時間等待。”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門診部主任謝婉花説。
此外,改革過程中院方與患者資訊溝通不暢也是影響百姓“滿意度”的重要原因。例如“沒有與醫保卡關聯導致預約失敗”,院方向記者解釋,這並非意味著前期的排隊全部白費,而是只要去醫院關聯後即可優先就診。但在給患者的通知中,並未將來龍去脈解釋清楚,也沒有留下院方的諮詢電話。
——懶政思維作怪。
由於過度輸液可能導致堵塞毛細血管、産生嚴重耐藥性、損傷肝腎等危害,目前,全國多地出臺了門診“限輸令”,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甚至全面取消門診輸液。
李愛勤説,“一刀切取消門診輸液的做法我一直反對。防止抗生素濫用,不能單靠取消門診輸液解決,制定規則、強化管理才是治本之策。”李愛勤建議,需要兼顧特殊性,避免依賴行政命令搞“一刀切”,可以建立“輸液清單”,規範輸液行為,逐步引導公眾合理用藥。
有患者認為,微信掛號是另一種形式的排隊。儘管無需親自去醫院的掛號窗口熬夜排隊,但醫療資源並沒有增多,醫生也還是那幾個醫生。如果用微信預約名醫,卻總是顯示“無號”,所謂的預約掛號就是換湯不換藥。
——預約掛號只治標,“排長隊”的核心癥結在於醫療資源仍然稀缺。
專家指出,預約掛號渠道多元化,為患者提供了多種選擇方式,但並不能根治群眾看病難的問題。要解決好掛號難的問題,不僅要拓展掛號渠道,優化掛號模式,還應提升基層醫院醫療服務水準與診療水準,落實好分級診療制度,減輕大醫院的就診壓力。
完善改革配套措施避免“有形長隊”變“隱形長隊”
多位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都認為,真正解決“掛號難”,預約掛號還需更“人性化”。四川省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牟雁東建議,完善預約掛號方案,分類考慮,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專門設計服務措施、服務流程,讓預約掛號更加人性化,不讓任何一名患者卡在掛號環節。
“預約掛號只是最開始的步驟,患者檢查、復查、住院等一系列環節管理都需要跟上。”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資訊管理部部長雷舜東説,該院已經實現在微信預約掛號平臺線上諮詢、查看醫囑和檢查報告等多項功能,改善就醫體驗,促進患者分流。
專家認為,任何政策都不能“單兵突進”,或是“一刀切”劃線,讓醫改流於簡單、粗暴,應踏踏實實完善相關配套措施。
專家同時指出,要想徹底解決“掛號難”,根本還要健全分級診療體系,使改革系統、綜合地向前推進,而不是“單兵突進”。 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