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發展 承載比健康期待更多
發佈時間: 2016-09-06 08:46:54 | 來源: 中國網-健康中國 | 責任編輯: 李曉憲
中國網健康訊(李曉憲)發展健康産業在近日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被列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點之一。這意味著,傳統健康行業急待轉型升級,大健康産業正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據悉,在一些發達國家,健康産業已經成為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健康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5%。而我國健康産業僅佔國民生産總值的4%~5%。新的歷史機遇面前,發展健康産業需要轉變思路,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得與失、現狀與前景,健康産業才能隨著廣大群眾對健康生活的不懈追求一路向前。
健康是一個大概念,健康産業也是一個大産業。它絕不是開發幾個産品,提供幾項服務,設計幾個項目就算完成任務。從身體健康到心理健康,從醫療服務到自我保健,從環境改善到食品安全,從産業發展到産品設計,從改善物質條件到豐富精神生活,健康産業每一個細胞的生長和壯大,都不能簡單以經濟指標為導向。發展健康産業,必須深刻了解廣大群眾的訴求,創建健康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滿足多層次、多元化需求。
在國人的海外購物熱潮中,繼電飯鍋、馬桶蓋之後,越來越多的外國“神藥”開始佔據中國出境遊客的掃貨清單。從防止細菌入侵的“液體創可貼”、美容養顏減肥的“酵素”保健品,到包括一些抗癌藥在內的創新藥品和先進醫療器械……這些産品大受追捧,折射出我國健康産業有待升級。
對應需求補齊短板,才能佔據先機、贏得主動。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李克強總理要求,中央和地方財政要健全穩定可持續的衛生與健康投入機制,研究制定有利於健康産業發展的土地、稅收優惠政策,努力把健康産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産業,是從頂層設計上為健康板塊的轉型升級清除障礙。
大健康時代,健康産業的邊界也不該隨意設限。首先,要轉變傳統醫療産業發展模式,從單一醫療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連續不間斷模式。其次,新技術的推動作用不可忽視,新點子的優化能量要加以重視。除了加快設計和促進以保健食品、藥粧、功能性日用品等為主的保健品産業,和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諮詢服務、疾病康復等為主的健康管理服務産業外,還應發展以醫療旅遊、智慧健康、體育休閒、健康養老等為主的新興健康業態。
發展健康産業,也不能全靠市場去偽存真。政府既要完善保障和促進健康産業發展的制度安排,也要開創和強化支撐健康産業的高新技術基礎;既要拴住産業創新升級的牛鼻子,也要拿出應有的擔當和責任心。在政府倡導、市場活躍的良好格局中,努力平衡好各相關方利益,健康産業的發展才能突破瓶頸,走上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