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文化

漢字故事:風雨滄桑話“國”字

發佈時間: 2016-08-30 08:24:46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李曉憲

  

  圖 一:郭沫若題寫的“太平天國歷史陳列”

  

  圖二:“天囯聖寶”錢

  

  圖三: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圖四:六朝碑文

 

  參觀過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展覽館的朋友,如果稍作留意,便會發現由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太平天國歷史陳列”(見圖一)門匾上,“國”字少了一點,寫成了“囯”。據導遊介紹,這是因為郭沫若對洪秀全沒有繼續進軍,使“天國”不完整,深為惋惜,故而有意把“國”字少寫了一點。

  此説甚謬,因為在太平天國的相關文獻資料及實物中,“國”字均少一點。如洪秀全、石達開鑄造的“天國聖寶”錢,其“太平天國”的“國”字,即寫作“囯”。我想,作為著名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的郭沫若之所以這樣寫,也許是出於對太平天國歷史的尊重吧。

  然而,又有人認為,“囯”字是洪秀全所造,他認為普天之下,上帝最大;四境之內,唯王最大,以彰顯其“王者當國”之意。這種説法與其説是詮釋漢字,毋寧説是在評價太平天國的施政體系,已超出了太平天國領袖們對“國”字的理解了。其實,“囯”字並非始自太平天國時期,早在宋代便開始流行。我國很多漢字向來就有正、通、俗之分,據遼《龍龕手鑒》載,“囯”為“國”的俗字;另外,明《正字通》以及1930年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出版的《宋元以來俗字譜》也都收入了“囯”字。

  “國”的繁體正字為“國”,東漢許慎《説文解字》釋為:“國,邦也。從囗(wéi),從或。”段玉裁注曰:“或,邦也。古‘或’‘國’同用。”其實,“或”“國”為古今字, 古文只有“或”字,後來才有了“國”字。這一點,可以從“國”的字形演變中得到印證。

  關於甲骨文“或”,著名甲骨學家董作賓有如下解釋:“或,邦也。口表示範圍,一表示土地;戈,執干戈以衛社稷,表示武力,後來由許多小‘或’合成大國,所以在或字外面再加上一個囗。”

  除了“或”外,“國”字還有一種古文寫法就是“囗”。《字彙·囗部》釋曰:“囗,古作國字。《商子》:‘民弱囗強,囗強民弱,有道之囗,務在弱民。’古國字皆作囗。”

  正由於“國”字代表了國家權力機構,充滿了政治敏感性和神秘色彩,所以歷史上許多統治者都把目光投射到這個字上,挖空心思地要對它進行一番“改造”,然後再通過國家行政命令加以推廣使用。除了上述太平天國改用“囯”字外,據明代《正字通》記載,武則天當皇帝後,當時幽州有位書生,為了迎合討好武則天,上書建言,説“國”字方框內的“或”很像“武”,有擾亂天象之嫌;而且“或”即“惑”,有不穩固之意,當今聖上姓武,是武姓之國,宜將方框中的“或”改為“武”,這樣才可以上承天意,下孚民望。武則天看後十分高興,馬上降旨天下,將方框內的“或”改為“武”。過了不久,又有人上書説:“把‘武’字放進方框內,與把‘人’字放入方框內成為‘囚’字一樣,有‘武’氏被困之嫌,是不祥之兆。”武則天認為很有道理,又降旨將此字停用,改用“圀”字。

  據統計,武則天一共造了19個字,“圀”字便是其中之一。但事實上,“圀”字也是古已有之,並非“則天文字”。在南朝梁代顧野王的《玉篇·囗部》中即收錄此字,並註明:“圀,古文國字”。漢代崔駰的《樽銘》中也有“獻酬交錯,萬圀鹹歡”。看來,武則天只是復古而已。

  另外,“國”字還有兩種俗體寫法,《玉篇》所收的“囶”,突出了國家廣有八方之土;《龍龕手鑒》所收的“囻”,則突出了民眾在國家中的主體地位,是中國傳統民本思想的體現。但是,唯獨“圀”字得到了武則天的法眼垂青,這大概是因為囗內的“八方”更能體現武則天的政治遠見和雄才大略吧。“圀”字在日本也曾使用過,現在仍作為古代人名用字保留著,如江戶時代的大名德川光圀。

  最後,再談談我們現在的通行簡化字“國”。其實,這個“國”字也是古已有之。據清代梁同書《直語補證》考:“國、孑、齊……,今市儈書之,皆起于宋,見孫奕《示兒編》雲。”不過,“國”字還要早于宋代,在六朝碑文(見圖四)中即已出現。

  玉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既是珍寶財富、君子品德的象徵,也是國家權力與地位的象徵,所以國中應有玉。據文字改革專家葉籟士先生的《簡化漢字一夕談》記載,1955年9月的《漢字簡化方案修訂草案》本擬把“國”字簡化為“囯”,但有委員以現在是人民當家做主為由提出異議,最後通過“王”字加一點成“玉”,這就是今天的簡化字“國”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