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文化

共繪民族一家親

發佈時間: 2016-08-30 08:06:24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責任編輯: 李曉憲

  

  藏戲《六弦情緣》。該戲用藏區老百姓家喻戶曉的一首民歌作為主題曲,通過六弦琴藝人白珍和莊園少爺朗傑平措的悲歡離合,表現新舊社會的衝突。

  

  大型音樂舞蹈詩《花山》演出現場。該劇將左江兩岸的美麗畫卷展現

 

  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同心共築中國夢”.

  

  音樂劇《畬娘》演出中,演員們走到觀眾席邊表演。該劇將畬族音樂、建築、舞蹈、民俗等民族文化元素與現代表達相結合,以詩化的風格完美呈現畬鄉風情。

 

  8月16日至9月14日,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在北京舉行。在近一個月裏,43台劇目逐一亮相首都舞臺,為觀眾帶來一道道豐富的民族文化大餐。

  國家民委新聞發言人武翠英介紹説,和前幾屆相比,今年文藝會演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歌舞晚會的數量明顯減少,而舞劇、歌劇、話劇、少數民族戲劇和漢族地方戲的佔比大幅增加。這意味著,少數民族在舞臺創作方面又有了長足發展,對劇情和故事有了更高要求。

  以《烏蘇裏傳歌》為例,“不追求大投入,沒有把重點放在舞美和服裝等方面。原生態是全劇中一個關鍵的元素!”《烏蘇裏傳歌》主演、總政歌舞團演員李志説,“有機結合了多種舞蹈形式,在追求戲劇性的同時,也追求詩意,追求返樸歸真。”

  近年來,我國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創作空前活躍,涌現出一大批思想性、藝術性俱佳,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濃郁的藝術精品。本屆文藝會演的參演劇目,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北京市代表團演出兩台劇目,分別為歌劇《冰山上的來客》和音樂會《多彩中國》。歌劇《冰山上的來客》是國家大劇院根據經典電影改編的同名歌劇,由雷振邦之女雷蕾擔任作曲,在歌劇舞臺上再現了電影中的一段段經典旋律。音樂會《多彩中國》則是一台古箏協奏曲,在箏樂中傳遞出北京源遠流長的文化。

  內蒙古的舞劇《草原記憶》,取材于上世紀60年代“三千孤兒”的真實故事,通過藝術的形式,表現了我國各民族相依互助、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關係。

  來自西藏自治區代表團的藏戲《六弦情緣》取材于扎西班典的藏語小説《琴弦上的魂》,用藏區老百姓家喻戶曉的一首民歌作為主題曲,通過六弦琴藝人白珍和莊園少爺朗傑平措的悲歡離合,表現新舊社會的衝突。除採用傳統藏戲結構,該劇對藏戲中説雄(即韻白)所佔的比例進行了調整,以適應全新編排的需要。

  新疆三部優秀劇目歌舞劇《情暖天山》、大型音舞詩畫《木卡姆印象》以及舞劇《戈壁青春》,代表新疆參加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情暖天山》,以2009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新疆青河縣阿尼帕·阿力瑪洪幾十年來傾心撫養6個民族的19個孩子的感人事跡為原型創作而成。劇中帕麗達“媽媽”角色由中國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裏拜爾擔任。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團選送的舞蹈詩《緣起敦煌》、陜西省代表團選送的秦腔《絲路長城》,不約而同地選擇講述古代絲綢之路上的故事,從歷史的角度表達民族團結的願景。

  8月22日晚,《烏蘇裏傳歌》首演結束,現場觀眾報以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有觀眾稱:“看《烏蘇裏傳歌》,深深地被劇中的‘情’所感動,被‘景’所融化,演員表演熱情奔放、動情觸景,是一部有吸引力與感召力的作品。”

  觀眾對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熱情不僅體現在演齣劇場,在網路空間更被廣泛地點燃。7月21日,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最受歡迎劇目網路投票啟動,一個月以來,這成了不少微信群的熱門話題,人們紛紛奔相走告,為各自喜愛的劇目點讚。記者注意到,截至8月25上午,在“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網路投票”微信公眾號上,已經有近500萬人參與投票。其中,《阿裏郎花》票數達43萬,在參演的43個劇目中暫列第一位。

  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點燃了全國各族人民的熱情,就像國家民委副主任李昌平説的那樣,這是“展示各民族文藝工作者卓越才華的舞臺,更是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