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文化

從中華文化中汲取民族的正能量

發佈時間: 2016-08-18 08:39:19   |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   |  責任編輯: 李曉憲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和重要意義,強調要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的講話中,習總書記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並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背景下,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是歷史必然,也是時代需求。

  首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生存智慧。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協調發展是人類社會在其發展歷程中難以圓滿解決的難題。其結果往往是二者在相互推動中向前發展。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方面,社會生産力和物質財富有了巨大進步;另一方面,人們的道德意識卻大大滑坡,也就是人們物質追求的滿足擠壓了精神世界的生存空間。

  這一社會巨變引起了當時社會思想家們的強烈關注和熱烈爭辯。老子認為社會變動改變了自然狀態,故而強烈反對這場社會進步。孔子雖然肯定這場社會進步,但又強烈要求找回人們在這場變革中失落的道德人格。儘管他們的思想無法阻擋歷史車輪的進程,但卻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如何避免在追求物質財富時人為物役、成為物質財富的奴隸,加強人的道德精神建設等重大問題,留下了寶貴的人格學説和道德倫理學説。這些學説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成分,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人類社會發展不斷起到積極作用。

  西方從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經歷了物質生産、殖民主義和政體改革等重大變革,社會財富獲得巨大增長。但與此同時,快節奏的大工業生産和日益隔膜的社會人際關係改變了以往的社會結構和社會心理。從薩特筆下的“他人皆地獄”,到卓別林演繹的《摩登時代》中人成為機器奴隸的形象寫照,都是這種社會意識和大眾心理的表現。也正是出於這樣的背景,東西方華人學者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中國傳統文化,投向儒家思想,希望從儒家思想對於人的道德精神構建的學説中,獲取解決現代社會病的“靈丹妙藥”。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展迅速。一方面,社會財富極大豐厚;另一方面,人們關於提升道德水準和精神追求的呼聲不斷高漲。從豐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是水到渠成的選擇。

  其次,用歷史和發展的眼光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類文化發展歷史證明,任何優秀文化的生命力都在於其延續和創新。同時,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從來不是一個孤立的文化問題,而與這個民族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密切相關。正因如此,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興盛。黨和政府的重視,顯然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一個顯而易見但又容易被當代人忽略的問題是,現在有些人力主全面恢復儒家思想和禮教制度,甚至把幼小兒童關在宅中用四書五經等傳統文化封閉培養。這就不能不引起人們對傳統文化傳承過程中從範圍到程度的把握和思考。傳統文化並非完美無瑕,不需要全盤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基本上是古代封建社會土壤孕育産生的文化産物。其中固然有很多能夠體現人類正能量因素的寶貴精華,從孔子的“仁者愛人”,到孟子的“養吾浩然之氣”,等等,都需要發揚光大。但也有不少封建專制制度下統治和愚弄民眾的糟粕,從封建等級意識到“三從四德”等反人性思想,就需要厘定剔除。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採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指稱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原因。

  因此,當代社會應該選擇傳統文化中對當下有參考借鑒價值的部分。現在是21世紀,中國的狀況既不是千百年前的中國封建時代母體,也不是西方歷史文化背景下孕育的歐美世界。我們對傳統文化應有自己獨特的需求。目前,中國社會能夠在傳統文化“藥庫”中找到“藥方”的病例主要有兩種。一是缺乏嚴以律己、關愛他人的社會公德意識。二是缺乏面對躁動社會爭搶風潮的冷靜淡定心態。前者可以在儒家思想中找到對症的“藥方”,後者則可以從老莊等思想中得到超脫乃至超越的靈感。

  最後,當代社會對於傳統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吸收和採納的層面,應該推陳出新,發揚光大。即應以歷史和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看待現實,看待未來。歷史傳統需要尊重,需要繼承學習,但沒有理由被歷史傳統捆住手腳。那種總是認為今不如昔的倒退歷史觀,既不符合客觀事實,更無益於社會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