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健康圖庫

吃小龍蝦吃出橫紋肌溶解?

發佈時間: 2016-08-17 11:25:16   |  來源: 南方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近日,接連有媒體報道,廣州、深圳、佛山等省內多地發生多起橫紋肌溶解症案例,患者發病前均食用小龍蝦。繼2010年南京“龍蝦門”後,小龍蝦再次成了“網紅”。小龍蝦真的是罪魁禍首嗎?

  “公眾認知裏,很容易簡單地把疾病與食物聯繫起來。引起橫紋肌溶解症的病因複雜,包括肌肉擠壓損傷、過度運動、中暑、低溫等物理因素以及藥物、重金屬或其他毒素超標等化學因素。”暨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黃衛介紹,小龍蝦成分上跟其他魚蝦蟹等水産品別無大異,本身引起橫紋肌溶解症的可能性很小,目前尚未有明確證據指向小龍蝦本身。但養殖環境、運輸環境、烹飪過程等等任何一個環節,倒有可能出問題。

  上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同時發佈消費提醒,在外就餐吃小龍蝦時,應選擇到持有有效期內食品經營許可證(餐飲服務許可證)的餐廳消費,不要光顧街頭流動攤販。網路訂購小龍蝦時,也要確認供餐單位有效資質。自己烹飪過程中,要燒熟煮透,不要加工死亡、感官異常或味道不新鮮的小龍蝦。

  父女皆中招,橫紋肌溶解與遺傳有關?

  “以前朋友聚會也經常吃小龍蝦啊,不知道怎麼這次突然中招了?”8月6日,深圳市民陳小姐在手機外賣平臺點了一份清蒸小龍蝦,據當事人回憶,陳小姐吃了20-30隻,其父親吃了五六隻,均去蝦頭、蝦線。當晚陳小姐出現肌肉酸痛、站立困難、排“醬油尿”等症狀,就醫過程,其父親出現腿腳無力的情況,並需要坐輪椅。

  父女同時中招,跟遺傳有沒有關係?黃衛教授説:“一般來説,一家人同吃一種食物導致發病會從食物的角度考慮病因,如果家人食用不同來源的同種食物後發病,才考慮遺傳因素。此外,如果是局部地區病例增加,則應從食物途徑以及局部水、土壤等環境因素考慮。”

  “以前吃小龍蝦沒出現問題,為何偏偏這次食用小龍蝦後發生橫紋肌溶解症?”黃衛舉例説,可能與蝦的養殖環境、運輸環境、烹飪過程發生變化有關,比如這次中招蝦養殖中吸收了某種毒素。臨床工作中,也有因食用海鮮引起蛋白質過敏的患者,但較多為皮疹、瘙癢。過敏體質者應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蛋白質,免疫系統未完善的兒童少吃小龍蝦。

  自己做的小龍蝦也“出事”?

  8月6日,李小姐為招呼朋友親手炮製了小龍蝦盛宴,令人沒想到的是,親自做的小龍蝦也“出事”。6人聚餐裏,李小姐吃了30隻小龍蝦,另一位朋友吃了10隻左右,其餘4人沒怎麼吃,數小時後,李小姐先後出現胸悶、背痛、腹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狀,就醫後她與其朋友均被確診為橫紋肌溶解徵。李小姐稱,購買小龍蝦時,已經處理好蝦線,後又親自用清水和用牙刷洗凈小龍蝦。

  2000年,美國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多種水産品可能引發橫紋肌溶解症,並把食用水産品24小時內出現的不明原因的橫紋肌溶解症命名為哈夫病。1924年在波羅的海的Haff海岸出現急性中毒性肌肉病的流行,其表現和我國患者吃小龍蝦類似,當時多數病人迅速恢復正常,僅個別嚴重病人死亡。黃衛認為,伴隨水産品一起出現的病原微生物或者食源性毒素是高風險的致病因素之一。

  有推測稱,禍首可能是主要成分為草酸、檸檬酸和亞硫酸鹽的洗蝦粉。黃衛告訴記者,上述報道的洗蝦粉成分雖未禁止使用,但如果不良商家為追求效果使用高濃度的洗蝦粉而兌水洗蝦,消費者吃入未經徹底清洗的小龍蝦後,很有可能灼傷消化道,對胃腸粘膜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吸收後造成電解質紊亂也可以引起橫紋肌損傷。

  由於發病分散、無明確證據表明“罪魁禍首“就是小龍蝦,所以市民餐桌上也未必需要完全將小龍蝦“封殺”,黃衛提醒,食用小龍蝦要注意飲食衛生,慎防食物被病原污染,同時,最好把蝦頭、蝦線去掉,只吃蝦肉,並注意食用量。

  ■溫馨提示

  食用小龍蝦要當心

  為引導安全消費,保障民眾飲食安全,8月1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同時發佈小龍蝦消費食用提醒:

  1.在外就餐吃小龍蝦時,選擇到持有有效期內食品經營許可證(餐飲服務許可證)的單位進行消費,並索要發票或收據。網路訂購小龍蝦時,也要確認供餐單位的有效資質,保留票據。不要光顧街頭流動攤販或無證經營單位。

  2.自行烹飪食用小龍蝦應注意從正規渠道購買,不要自行捕撈,不要食用野生小龍蝦。

  3.烹飪前清洗乾淨,烹飪過程要燒熟煮透。不要加工死亡、感官異常或味道不新鮮的小龍蝦;不要食用小龍蝦的頭和內臟。

  4.進食小龍蝦時,仔細觀察一下小龍蝦的軀體,選擇尾部蜷曲的小龍蝦進食。不要進食感官異常的小龍蝦。

  5.由於小龍蝦蛋白質含量高,而蛋白質腐敗後對人體健康會帶來很大損害,因此不要進食“隔餐”小龍蝦。不要過量食用小龍蝦,增加食物多樣性。

  6.對小龍蝦過敏的人,要自覺抵禦小龍蝦美食的誘惑,避免發生過敏性食物中毒。

  7.自行烹飪小龍蝦,建議用清水浸泡2~3個小時後,刷洗乾淨、高溫煮熟後食用。

  8.凡進食小龍蝦後24小時內出現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者,要及時到醫院就醫,並主動告訴醫生相關情況。

  ■相關連結

  突然高強度運動可致橫紋肌溶解

  小龍蝦讓很多人認識了“橫紋肌溶解症”這一病,但實際上,目前小龍蝦本身與該病的關係並不明確,還有其他的一些明確的致病因素,更值得在此科普,比如長期不運動的白領,一下子跑馬拉松,這樣突然高強度運動就屬高危風險。

  一般橫紋肌溶解症在臨床並不多見,“即便是我們看到的小龍蝦疑似致病案例,總數量也不高”,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運動醫學專科主任李衛平教授介紹説,除非地震這樣的大事故中,房屋倒塌、埋壓,外傷導致的橫紋肌溶解症會大量出現。

  橫紋肌大多是負責運動的肌肉。橫紋肌溶解症是指各種原因引起橫紋肌細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應的多種遺傳性或獲得性疾病導致的橫紋肌損傷,細胞膜完整性改變,肌細胞內容物(如肌紅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質等)及毒物溶解釋放進入血液迴圈,嚴重者可伴有急性腎功能衰竭及代謝紊亂,甚至心臟驟停,危及生命。據了解,目前導致橫紋肌溶解症的因素有將近200種。

  其中主要有:過量運動、外傷所致肌肉擠壓、電擊、高熱、缺血、代謝紊亂(低鉀血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藥物(他汀類、紅黴素、糖皮質激素等)、毒物(酒精、蛇毒、蜂毒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肌炎、多發性肌炎)、感染等。在諸多因素中,有大約40多種屬於遺傳相關因素,如肌酸磷酸化酶缺陷,肉毒鹼軟酰基轉移酶II缺乏等病因。

  事實上,對於經常運動的朋友來説,由於有相當程度的肌肉適應性,橫紋肌溶解這類問題基本不會遇到。即使是沒有什麼運動經驗的人,循序漸進,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也可以很好地避免橫紋肌溶解問題。

  建議運動中注意下面幾點:

  1.注意循序漸進:尤其是從來不運動的人、體質較弱者,從運動時間、強度、耐熱能力等各方面都要一步步進行。

  2.避免高溫環境下運動:陽光直射、炎熱潮濕的夏季中午進行大運動量訓練,會增加橫紋肌溶解症出現的風險,運動者應了解在炎熱或濕熱環境下過度運動可以對機體組織、器官産生損傷,不可勉強完成超量運動負荷。若出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就診治療,防止嚴重並發癥的發生。

  3.感冒、發燒時避免高強度運動:體內高熱更容易肌溶解。

  4.多飲水:運動前、中、後,都需補充足夠的水、電解質及維生素,鼓勵少量多次飲水,讓水沖淡尿液,及時把腎中的肌紅蛋白排出體外,防止積攢在腎臟造成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