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文化

25國青年漂洋過海"看中國”

發佈時間: 2016-08-17 09:14:03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李曉憲

 6年來,每逢暑假,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都會迎來一群新朋友。單單今年,就有來自25個國家的101名青年人加入“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美國、荷蘭、俄羅斯、加拿大、挪威、印度、義大利……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但都是第一次來體驗中國。

  同樣在北京,31位青年漢學家在這個夏天結束了自己的“研修計劃”。他們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南韓、日本、土耳其等26個國家,研修方向涉及中國文學、歷史、哲學、藝術、語言、政治、當代社會、國際關係等諸多領域,研修單位則覆蓋中國社科院、中國藝術研究院、清華大學等。

  對於這些青年人而言,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傳承千年的文化吸引著他們,因而,中國之行是一場發現之旅,他們在這裡為遍佈世界的同齡人尋找著答案: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國是什麼模樣?當下的中國是什麼模樣?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這次在安徽考察中國鄉村,我學到了一句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來中國之前已經讀過一些關於中國的書,但這三個星期,我學到的要比想像的更多。”在“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結業儀式上,巴黎友豐出版社的文學翻譯李蓓珂很感慨。

  與李蓓珂一樣,青年漢學家們參與的是一場“知行合一”的研修。這樣的體驗讓來到中國的漢學家印象深刻、收穫滿滿。加拿大亞太基金會的魏一雲第一次來中國是在25年前,再回中國,她驚訝于飛速的發展與變化:“與之前相比,這似乎是兩個不同的國家”,“中國發展的步伐很快,但有些東西並未改變——中國歷史悠久、中國文化豐厚、中國美食好吃、中國人非常友好。”

  對於那些來參加“看中國”的年輕人來説,他們的觸動顯然更大。

  “你們怎麼會有這麼現代的機場?”當飛機降落在首都機場T3航廈,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學生禁不住問。6年前的這一幕,讓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黃會林記憶猶新。顯然,儘管今天的地球已經是平的,但新聞資訊、書本和影視音樂等文化産品所帶來的想像,與真實的中國遠遠不相匹配。而每屆“看中國”活動結束回國時,中外師生總會熱情擁抱、揮淚告別。鮮明的對比,給了黃會林團隊堅持把這件事情做下去的決心:“要讓世界知道中國,我們需要著眼于青年,著眼于視覺。語言和文字是我們了解彼此的障礙,而影像是世界共通的語言。”因此,“看中國”資助那些從未到過中國的青年人與中國大學生合作拍攝短片,用鏡頭記錄他們的感受。

  作為參與者的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影視編劇系主任阿瑟夫·紀波同樣相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堅持要他們忘掉從網際網路和旅遊小冊子或網站上了解到的關於中國的一切,他們一定要親眼去看,尋找真正令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而讓這些年輕人最感興趣的,恰恰就是古老神秘卻又隨處可見的中國文化。

  文以貫道,成風化人

  對“看中國”的參與者和青年漢學家們而言,要理解中國日益凸顯的國際影響力,讀懂其所根植的中國文化土壤是最佳的方式。經久不衰、歷久彌新的中國文化,讓他們疑惑,更讓他們驚嘆。

  “過去,如果讓我寫出中國作者的名字,一張名片差不多大小的紙就足夠。而這次研修讓我走近中國,我對中國文學的認識好比乘上了一架直升機。”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研究生林進文從9歲開始學中文,致力於做一名文學翻譯,但“中國文學仿佛一座遙遠的大山”,這次研修讓他終於找到了攀登的路徑。

  10歲時,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吉奧夫·伯伊斯特從父親那裏得到了一本老子的《道德經》。幾年後,他又讀了孔子的《論語》和其他一些儒學書。參加“看中國”,他送給學生們四句話:“萬物皆有其美,唯慧眼能識之”“既來之則安之”“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儒學思想,是他認識中國、理解中國人的一把鑰匙。

  身處價值多元、思想活躍的時代,雖然網際網路的普及打破了時空的限制,但要打破文化上的偏見和誤讀,還是要回到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上來。文化交流,是獲取真實的中國故事的途徑,是讀懂彼此、取得共識的重要方式。

  “自由、夢想是美國精神的核心,而談到中國精神,我會用信念、從不放棄、自強不息來概括”。在“看中國”的所見所聞,讓吉奧夫·伯伊斯特對當代中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中國文化萌生了發自肺腑的讚賞和認同。

  “我敢肯定,當他們回到家鄉時,那些有關中國的故事將被人們復述。”阿瑟夫·紀波説:“像古時商人走過的那條橫貫中西的絲綢之路,我們用數字電影的圖像和故事搭建了一條新的絲綢之路。這一次,促使我們漂洋過海的不再是絲綢和香料,而是中國故事。就像那些閃爍的篝火,讓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人們憑此去想像中國,進而想到中國實地走一走、看一看。”

  自覺自信,表達自己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有一句名言廣為流傳:“我寧願失去一個印度,也不願失去莎士比亞。”可見,文化對於一個國家來説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文化是一個標識、是一個符號、是一扇敞開的大門,只有真正讀懂了中國文化才可能真正讀懂中國。中國的魅力在文化,自信也在文化。

  今年,一部記錄貴州風土人情的紀錄片《相約未知地帶——貴州篇》在法國電視二台熱映,吸引了523萬法國觀眾,創下了21.9%的當晚最高收視率;BBC(英國廣播公司)也走進中國的實驗室,著重報道5項“高大上”的科學工程,開始審視正在中國發生的“科學革命”……獨具魅力的中國文化,正憑藉生生不息的活力、革故鼎新的創造力,以昂揚的姿態,讓世界刮目相看。

  無獨有偶,假如我們把從2011年到2016年,參與“看中國”的46所高校、35個國家的300多名大學生在21座中國城市拍攝的紀錄片連綴起來,就會發現,那是一幅當代中國的鮮活畫卷。北京的老城門、自行車、老手藝人、798藝術區,天津的小吃、計程車、相聲曲藝,蘇州的崑曲、園林、平江路,長沙的湘繡、木偶戲、沙發客,以及西北的秦腔、蘭州牛肉麵、羊皮筏子,直至今年走進他們鏡頭裏的55個少數民族……這些的總和,就是中國人、中國文化乃至中國。

  我們沒有為學生們設定主題,也不對他們拍攝的內容作要求,但巧合的是,所有的影片都在聚焦中國文化。”黃會林認為,我們理應懷有這樣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世界文化格局色彩繽紛,在文化多元的21世紀,就全球影響力而言,中國文化應當發揮她的影響力,成為世界上不可替代的、獨樹一幟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