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吐故納新的學術中國
發佈時間: 2016-08-05 08:25:43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李曉憲
世界對於中國的認知正在疊加。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了舌尖上的中國、風景如畫的中國,但對於“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人們還缺乏認知。眾所週知,學術著作是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學術成果的載體,因此,“學術中的中國”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中國當代學術著作的出版中。
具備獨創性的學術價值是學術著作的底線。中國當代的學術研究成果中不乏大量的“學術專著”,但其學術價值,尤其是獨創性的學術價值有待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功利主義思想突破了底線。正如陳祖武先生所指出的,當代學人要反思學界“急功近利,金錢至上”的現象。學術本是構建人類精神文明的高尚事業,必然要求學人專心致志、開拓創新、砥礪前行,于“燈火闌珊處”覓得真知灼見,為社會大眾搭建起無愧於時代的精神家園。遺憾的是,不少學術出版的目的只是為了評定職稱、爭取項目,多為應時之著敷衍之作。
傳承人類文明是學術著作理應承擔的歷史使命。任何學術名著的編選都應遵循“學術史的眼光”和“經典化的策略”,這意味著既要注重著作在特定時代的影響力,更要注重其學術價值能否經得住歷史的檢驗。正所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縱觀古今中外被奉為經典的學術名著,無一不是從對社會歷史現實的深刻洞察中誕生的,更重要的是,這些瑰寶始終映射著時代的真理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曙光。
早在2012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就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學術著作出版規範的通知》,旨在規範出版行業,改善國內學術著作良莠不齊的狀況。而且這些年,國家對學術著作的出版有著寬鬆的支援,因而學術著作的出版數量有了大的提升,但品質並未因此而同比增長。有的學者或者缺乏學術責任感,大膽假設卻無心求證;或者缺乏創新精神,“新瓶裝舊酒”,將研究完的問題再説一通;或者枉顧學術道德,篡改文獻,剽竊他人的研究成果。大行其道的學術糟粕不僅敗壞國內學風,還使中國學術在國際上長期得不到重視,殃及許多優秀學術著作。
學術中的中國是學術創新的中國、是為人類的精神文明做出貢獻的中國,這多少也有賴於學術出版的健康良性發展。我們相信中國的學術有自己的源流,而且當代中國社會的變化發展,也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者提供了最好的土壤。當代學人中的大多數既具有俯仰古今的學術根基、聯通中西的學術眼光,更有關於中國的當下與未來的認真探討,完全可以不辱使命,耕種出無愧於時代的學術果實。而我們的出版者在整理傳統經典、譯介西方名著的同時,也要更多的跟蹤中國當代學術的發展,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射到優秀的中國學者隊伍。唯如此,我們的圖書出版才能勾勒出一個吐故納新的學術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