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文化

文學批評中的“偏見”

發佈時間: 2016-08-04 08:21:16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李曉憲

  

  漫 畫

 

  解讀一部富於豐厚內涵的文學作品,批評者需具備深入文本內部的耐心與決心,更需具備敏銳的感受力、全面的鑒賞力、深刻的理解力與厚實的理論修養,從而結構成一個合格批評者的審美能力

  當下的文學批評比較繁榮,不僅數量多,而且影響日大。與此同時,亦呈現出諸多不足,批評者及其論著反成為“批評的對象”。究其緣由,實為複雜,而其中,模糊並遮蔽了文學批評者應有的明晰、準確與全面的眼光,並消解了其應有的真知灼見的,當首先歸因于批評者的“偏見”。

  文學批評以文學創作為對象,而二者均根基於創作主體的主觀意識,如文學作品豐盈的想像與情感,文學批評充溢的理解與見識,無不帶有寫作者的心理偏好與價值取向。特別是文學批評,稍有不慎,便會捲入各種主觀“偏見”的漩渦。

  文學批評的基礎與前提,是對文學作品深入細緻的解讀——這本是常識,如今卻常淪為“笑談”。不在少數的批評者沒有耐心細緻地閱讀文本,更遑論深入地研讀,有些人甚至未能完整地通讀,便對作品分析指點,高談闊論。亦有些批評者只讀過一位作家的少部分作品,便窺一斑而論全豹。凡此種種,想不以偏概全,難矣。其閱讀的“偏狹”極易導致其批評流於空泛及至虛幻,甚至變成虛言相因的偽學術。

  文學作品是作家基於現實生活之上的獨特發現和個性書寫。每個作家對世界的發現,必然有自己的獨特視角,以及隨之而生的審美體驗和心靈感受,而在具體表現時,又自然會融入作家的豐富想像與主觀偏好,加之各種表達形式與表現技巧的融會運用,因而其作品必然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個性化藝術樣貌,並給批評者帶來了多種解讀與闡釋的可能性。解讀一部部富於豐厚內涵的文學作品,批評者需深入文本內部,更需具備敏銳的感受力、全面的鑒賞力、深刻的理解力與厚實的理論修養,從而結構成一個合格批評者完備的審美能力。而高強的審美能力的養成,需要批評者在長期的實踐積累中,不斷有意識地加以修煉與提升,否則必然會造成解讀的膚淺與批評的偏頗。

  好的批評者的確對作品有自己的特異理解和特別判斷,但這種理解和判斷不應流於“一己之見”,更不應流於無科學根據的主觀臆斷和硬性闡釋。常見一些批評者,會將個人的既有情緒,帶入對對象的解讀和闡釋中:因不喜歡一個作家,進而不喜歡其作品;因襲對作家固有的印象,而評論其全新的作品;因個人的情感因素,而脫離作品進行極端自我的評價等等。再如一些批評者,會用預先設定於頭腦中的闡釋框架,生硬地套解所有文學作品,對作家作品進行主觀解構。無論作家寫的作品是A還是B,在他的框架當中可能永遠是C。他的空泛理論永遠淩駕於作家作品之上,而與時代的鮮活文學相去甚遠。如此種種偏頗之論,不僅失去了解讀具體作品的尺度與方寸,且從根本上消解了文學批評的現實指導意義,不僅流於批評者的“孤芳自賞”,更使作家和讀者無所適從。

  批評者通過突破狹隘與打破局限而形成共識,在基於客觀對象和主觀解讀的基礎上,進行一致性體認與規律性認知,從而真正發現文學發展的特性與規律,是文學批評期待達成的目標之一。但面對同一個作家,同一部作品,不同的批評者有自己的獨特發現,亦是文學批評的必然。因而,不應排除“偏見”可能出現的另一種形態。當批評的對象過於複雜,難以概括,必然會在眾多批評者之間,形成“差異化”理解與“多樣化”解讀,此時,當然不能因強調“共識”,而減弱對批評對象的全面而豐富的闡釋。此外,諸多有自己獨特見識與新穎見解的批評者,也會從各自的視角,進行“只眼獨具”的解讀與“蹊徑獨辟”的闡述,時常呈現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真知灼見,給人以獨到的啟示。它們極有可能在眾聲喧嘩當中,不同流俗,曲高和寡,甚至一時之間難於被理解和接受。但經過時間的淘洗,隨著認知的拓展,這種“偏見”終會獲得有識之士的普遍認可。而此種“偏見”當然越多越好。它能夠打破人云亦云、眾口同辭的固有格局,引發文學界真正的思考與辯證的認知,把真正的好的作家作品甄別出來,把文學批評引向全面而深入,從而引導甚至促進整個文學的繁榮發展。從此意義而言,“偏見”也有其可深思細究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