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農産品品質安全怎麼管?聽專家怎麼説
發佈時間: 2016-07-05 09:52:24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劉振海
新華網北京7月4日電(方瑋晴)7月2日,農業部農産品品質標準研究中心在京舉辦了首期“農安公益實訓講堂”。這是該機構發揮科研優勢,自發組織的一項業務知識培訓活動,以“公益、互助、交流”為宗旨,圍繞基層農産品品質安全管理人員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邀請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等相關單位的專家進行授課,答疑解惑。培訓活動吸引了來自14個省市縣近百位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一線的同志參加。
首期“農安公益實訓講堂”培訓活動現場
農業部農産品品質標準研究中心錢永忠主任出席了“農安公益實訓講堂”開班儀式並致辭。錢永忠主任強調,舉辦農安公益實訓講堂是科研機構開展農産品品質安全風險交流的創新形式,也是對現有農産品品質安全培訓體系的補充和豐富。要圍繞當前農業部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局的核心任務和基層農業部門的主要工作,精心策劃培訓課程,持續創新培訓方式,切實滿足多方需求,既要接地氣,還要有特色,更要可持續。
2016年正值“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農産品品質安全管理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四個最嚴”,要求以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強調食品安全是“産”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在2016年全國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提出,力爭“十三五”末主要農産品的合格率達到97%以上,基本實現農産品産出安全,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産品品質安全事件,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基層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是直接面對農産品生産經營者,在農産品生産源頭把關和品質控制上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為了落實中央會議精神,履行監管職責,強化全程監管,在積極創建國家農産品品質安全縣的過程中,基層同志迫切需要了解“十三五”農産品品質安全管理的發展趨勢,迫切需要認識農産品品質安全質檢機構管理的改革走向,迫切需要掌握農産品品質安全執法監督的有效方法,迫切需要探索應用農産品品質安全資訊化監管的創新工具。
高山:《農産品品質安全法》修訂應重構執法監管模式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高山圍繞當前農産品品質安全管理面臨的總體形勢,重點分析了食品安全管理體制改革和《食品安全法》修訂後對農産品品質安全管理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以及事業單位改革、質檢機構改革、農業綜合執法改革和公車改革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可能對基層農産品品質安全執法監管産生的最直接的影響。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高山
高山認為,新形勢下農業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責任凸顯,但受我國現有農業生産方式的制約,《農産品品質安全法》中的制度安排不是因循主體管理的慣常思路,而是採用産品管理的模式進行設計,通過産品管理間接調整主體行為,這無疑大大增加了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的難度。
此外,農業部門作為農業産業的管理部門,在産業管理體系下履行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職責,其主要目標仍然是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尤其是促進農業産業發展,監管範圍主要集中在産中環節,監管工具主要選擇農業標準化生産的技術推廣、農産品品質安全總體狀況的檢測摸底和農産品認證的獎補推進等順向引導性的措施,但從履行保障消費安全的公共管理職責來説,農業部門亟需加快重構新的農産品品質安安全執法監督體系。
為了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高山提出“十三五”期間要在五大方面下功夫:一是以強化公共服務為出發點,以增強監管能力;二是以市場準入管理為關鍵點,建立部門協調機制;三是以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為著力點,打造監測預警平臺;四是以推進綜合執法為突破點,完善監管體制;五是以實行社會監督為落腳點,健全監管機制。
王為民:國家農産品品質安全縣創建重在基層監管能力提升
農業部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局監管處處長王為民重點介紹了國家農産品品質安全縣創建的重要意義、發展背景、創建思路和主要任務,以及當前國家農産品品質安全縣創建進展,詳細解釋説明瞭國家農産品品質安全縣的考核指標和相關要求,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幾點要求和希望。
農業部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局監管處處長王為民
王艷:農産品質檢機構要適應新常態並有所作為
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檢測能力評價處處長王艷介紹了農産品品質安全檢測的重要作用,分析總結了全國農産品品質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的主要成效、運作管理狀況和存在的問題,系統闡述了農業檢測機構資質管理的目的和考核要求,特別針對農産品品質安全檢測機構發展形勢,提出六點思考。
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檢測能力評價處處長王艷
胡濤:基層農産品品質安全執法與監管應形成合力
湖北省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總隊副總隊長胡濤介紹了農業綜合執法的改革背景和主要進展,分析探討了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與執法的關係與區別,重點講解了基層農産品品質安全執法的範圍和要求,以及執法重點和難點。
湖北省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總隊副總隊長胡濤
農業部農産品品質標準研究中心政策與資訊室副主任陳松介紹説,自2001年農業部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以來,我國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體系從無到有,保障能力逐漸由弱變強,安全水準由低走高,日益趨好。
陳松介紹,舉辦農安公益實訓講堂,主要目的是為了傳播新理念,交流新思想,培育新動能,搭建科研與實踐互動的新平臺。採取面對面交流的形式,可以激發基層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凝聚一批思考型的專家和實幹型的基層管理者,還能及時了解基層的訴求,進而豐富我們的研究內容,分享並推廣我們的研究成果,逐步推動農産品品質安全管理邁向新的高度。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政策與資訊室還將繼續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政策法規研究,持續開展食用農産品加貼合格證入市、快速檢測方法在執法監管中應用,以及農産品品質安全信用評價管理等三項政策試點,為基層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探索最經濟、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努力推進品質優化、安全可識、執法增信和能力提升等四大戰略實施,為保障消費安全、促進産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