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要聞

疫苗新政還須留下微調空間

發佈時間: 2016-06-24 11:27:31   |  來源: 健康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狂犬病疫苗斷貨、手足口病疫苗斷供……山東非法經營疫苗案之後,疫苗又在遭遇新的難題。雖然政府相關部門于6月14日發佈修訂通知,設置8個月的政策過渡期,但疫苗企業相關負責人仍擔憂,國家前不久發佈的疫苗新政所導致的成本增加或許會讓二類疫苗漲價。疫苗風波剛過,疫苗短缺又頻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背後,凸顯的是提升疫苗安全度的迫切與不易。

  疫苗新政實施後,各省級疾控中心疫苗採購平臺建立緩慢、區縣級疾控中心冷庫容量有限、企業冷鏈運輸負擔陡然增大、運輸時間增加等,讓二類疫苗的流通之路走得有點兒磕磕絆絆,甚至讓部分疫苗只能在冷庫裏“睡覺”。應該看到,政策過渡期的設置有助於恢復二類疫苗的市場秩序,減少二類疫苗生産、銷售企業的損失,化解此起彼伏的供貨緊張和斷貨問題。而針對疫苗的特殊性,相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有必要留出微調的空間,以保障新舊政策銜接有序。

  從某種意義上説,新政的出臺是疫苗安全事件“倒逼”而來的,疾控部門及生産企業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執行起來難免遭遇梗阻甚至停滯。當務之急,是如何防止出現更大的連鎖不良反應。首先就是要補缺,從細節上落實。省級疾控中心疫苗採購平臺的建設也好,區縣級疾控中心冷庫容量的擴容也罷,這些都是新政實施的基本配套,理當儘快督促落實。從國家層面來説,除了加大配套投入,還須補上基層情況調研摸底這一課,對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有預期,對改革時間窗的設定也要做到心裏有數。

  疫苗新政意在加強二類疫苗市場的監管,重塑流通市場,以阻斷中間環節、減少利益尋租、減輕使用者負擔,保障使用安全。如果二類疫苗因此漲價,是不是就違背了初衷?老百姓會不會買賬?大家都知道,疫苗並非一般的産品,牽涉千家萬戶,疫苗安全意味著健康防線的鞏固;疫苗需冷鏈儲存,對運輸條件也有相當苛刻的要求,“既要便宜又要好”的大眾標準,在疫苗這裡可能會“吃不消”。如何讓這個代價在公眾可承受範圍之內,還需政府投入和利益讓渡上的新設計。

  對二類疫苗正常的需求經不起等待。就像用來救命的狂犬病疫苗,政策上就應該有所傾斜,讓需要的人都能及時用上。疫苗新政落地的尷尬與一系列社會不良反應,督促我們持續追問:革除利益輸送、加強全線監管後,如何保持二類疫苗從生産、運輸到使用的積極性?二類疫苗由疾控部門專賣後,如何“內外雙發力”,幫助其改進治理結構,規範運作流程?大而化之,將來整個的公共衛生設計上,又該如何更多地還原疫苗的公益本質?這些都是疫苗新政實施後不得不面對和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