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的精準醫療
發佈時間: 2016-05-17 10:40:23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惡性腫瘤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疾病。早在西元前4世紀希波克拉底就對其進行了描述。我國兩千年前的《黃帝內經》也已經記載了“筋瘤”、“腸瘤”等。惡性腫瘤的發生機制非常複雜,這也導致了人類與其鬥爭了數千年至今還未攻克。隨著現代醫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人們認識到基因的改變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臨床表現不同的患者之間基因改變存在差異我們容易理解,但現在研究發現即便臨床表現相同的患者,他們體內基因改變的情況也可以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種分子水準上的差異直接導致了不同患者對臨床治療反應不盡相同。傳統的惡性腫瘤治療手段主要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放療)和化學治療(化療)。但遺憾的是,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毒副作用,最主要的是這些方法在提高腫瘤患者生存率及生活品質方面遇到了瓶頸。
為了克服傳統治療手段的局限性和毒副作用,提高惡性腫瘤的治療療效和患者的生活品質,科學家不斷探索更為個性化的精準治療方案。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的“精準醫療”是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快速進步以及生物資訊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而出現的一種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其中腫瘤治療是“精準醫療”的短期目標。受益於DNA測序和惡性腫瘤基因組圖譜項目的突破,人們對引發惡性腫瘤的分子變化的理解更加深入,對致癌基因資訊的新理解已影響到了惡性腫瘤的預防、診斷和治療。
惡性腫瘤是一種基因疾病。每個人的基因都有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因此有些惡性腫瘤也會遺傳。美國惡性腫瘤協會 (America Cancer Society) 提出建議,應儘早檢查惡性腫瘤的基因,以判斷是否有患瘤的遺傳風險。專家建議,當有血緣關係的親屬存在以下情況時,就應該考慮儘早去做一次惡性腫瘤風險方面的基因檢測:
1. 親屬在非常年輕時就診斷出惡性腫瘤;
2. 幾種不同的惡性腫瘤在同一個人身上獨立出現;
3. 在成對器官上都發生惡性腫瘤,比如雙側腎癌或雙側乳腺癌;
4. 幾位近親罹患同一種惡性腫瘤(例如母親、女兒、姐妹都患乳腺癌);
5. 特定惡性腫瘤類型的反常病例(例如男性罹患乳腺癌);
6. 出生缺陷,比如某些非惡性(良性)皮膚或骨骼發育異常,且已知這些異常是與遺傳性惡性腫瘤綜合症有關。
惡性腫瘤是自身基因變化和外部環境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了這些基因突變,患病的風險就提高,但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會患上惡性腫瘤。環境致癌因素如吸煙、飲酒、紫外線照射、病毒和細菌的感染等等也在惡性腫瘤發生中起重要作用。惡性腫瘤遺傳基因篩查,可以從遺傳角度提示患病風險,醫生能儘早地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監測並採取干預措施,如避免接觸外部致癌環境因素,加強相關部位的檢查。
精準醫療對傳統的惡性腫瘤治療方法産生了影響。化療藥物在進入體內進行吸收、分佈、代謝、排泄等生物學過程中,涉及到很多代謝酶、藥物受體、轉運蛋白等。這些都明顯影響著藥物代謝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的過程,而編碼這些蛋白的基因,即藥物相關基因。這些基因的遺傳差異可能導致藥物在機體內的代謝和藥效發生改變,影響療效甚至産生嚴重不良反應。因此,對藥物相關基因進行檢測,根據檢測的基因類型,對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相互作用進行個體化評估,可以為患者個性化選擇藥物種類和用藥劑量,給予個體化用藥治療給出建議,從而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和醫療隱患。
惡性腫瘤的精準治療是基因水準的治療手段,方案有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它們在治療惡性腫瘤的過程中更具有針對性、療效集中、毒副作用也相對較小,在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品質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腫瘤精準治療相當於“打靶”的過程,“子彈”即為治療中使用的靶向藥物;“靶標”則指癌細胞中特異的基因突變。例如,臨床上常使用阿法替尼治療發生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那麼發生突變的EGFR基因就是阿法替尼的“靶標”。由於靶向治療的效應只限定在特定的靶細胞、組織或器官,而不影響正常細胞、組織或器官的功能,因此,與傳統化療相比,靶向治療在保證療效的同時,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質。
既然是“打靶”方式的治療,那麼只有準確找到“靶標”才能順利實現精準治療。基因檢測技術的誕生為“靶標”的確認提供了有效途徑。十年前,從鹼基水準上確定每一種腫瘤中的基因改變,這似乎只能出現在科幻小説中。而今天,由於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能夠輕鬆地對腫瘤的整個基因組進行細緻地分析。測序成本的迅速下降也使得測序技術從實驗室走進了臨床,為普通患者準確判讀體內獨有的基因突變情況,分析患者對於特定抗癌藥物的敏感性。
例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製劑(EGFR-TKI)是一類靶向抗癌藥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均屬於這類藥物。對於存在EGFR基因敏感突變的患者,使用該類藥物治療能夠達到較好的療效;而對於不存在EGFR基因敏感突變的患者則難以從這些藥物治療中獲益,盲目使用這類藥物可能帶來嚴重的毒副作用。
因此,在用藥前對患者的腫瘤組織進行相關的基因檢測,能夠找到患者所具有的一系列分子靶標,從而“訂制”更有針對性的用藥方案,不但能夠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還能夠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並有可能節約不必要的時間和經濟浪費。(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張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