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全面小康”醫療服務模式亟須創新
發佈時間: 2016-03-28 11:17:44 | 來源: 光明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CFP
CFP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進入了衝刺階段。縱觀“全面小康”的科學內涵和“十三五”規劃藍圖,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項都是硬指標。其中,醫療服務事業發展所面臨的任務更重、困難更多、責任更大。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深刻分析和把握當前醫療服務的基本狀況,緊緊鎖定醫療服務與全面小康之間的具體差距,特別是要準確評估醫療服務滯後可能對全面小康戰略的負面影響,在立足現實、立足國情的基礎上,形成一個超越常規的、在短短五年中可實現而且必須實現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速度。
A.醫療服務供給要以需求為導向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醫療服務能力和水準得到了持續快速提升,但是,我們也不得不客觀地承認,醫療服務的整體保障水準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之間,不相適應的矛盾遠未得到根本解決,突出地表現在醫療服務供給總量嚴重不足,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中西醫兩种醫療服務體系整體佈局和供給能力嚴重失衡,醫保領域覆蓋率高、保障度低的問題依然嚴重。
在供給總量方面,醫療機構、床位、設備、人員等服務要素的增速,大大落後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也遠遠落後於人民群眾健康保障需求的增長,總量不足正日益成為人民群眾健康保障的瓶頸所在。在資源佈局方面,新增醫療機構大多集中于大中城市,縣鄉以下醫療機構增速緩慢,當下許多城鎮化建設發展規劃中也很少將醫療服務納入重點範圍。在中西醫兩支力量方面,除專業化中醫醫療機構外,各級各類醫院的中醫服務能力明顯不足,有些縣級中醫機構被撤並,或僅在綜合醫院加挂中醫院的牌子,實際上不具備中醫服務能力。凡此種種,形成了成千上萬的慢性難治性疾病患者遠距離求診,中心城市大型醫院不堪重負,患者和醫院均告無奈的現象。
因此,進入全面小康時代,破解醫療服務難題的基本思路應當是堅持需求導向。一要適度調高增量,補齊以往總量不足的短板。二要破除所有制壁壘,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醫療服務。三要立足均衡發展,新增服務能力全部向縣鄉以下及新城鎮佈局,實現依靠技術能力提升,而不是單靠轉診程式和報銷標準等行政強制的分級診療。四要堅持中西醫並重,切實形成覆蓋城鄉的中國特色醫療服務模式和優勢。五要全面深化醫改,在確保醫保參保率持續擴大和較少增加繳費額度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國家財政的主導作用,持續提高報銷比例和保障力度。
B.醫學人才發展需要“中國方案”
中西醫並重既是我國衛生工作的方針,也是我國醫療工作的顯著優勢,但無論中醫學還是西醫學,都要依託人才。換言之,沒有足夠的醫學人才,就不可能有完善的醫療服務。而全面小康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是建立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基礎上的全新需求,已大大超出了我們所熟知的或已經習慣的一般性需求,對醫學人才數量和品質也有更高的標準,同時也反映出我們當下面對的許多矛盾。
在協調發展和共用發展的理念面前,以往那種從財政供養能力出發核定醫療機構編制的模式,與需求為主導的服務理念之間不相適應,必然會嚴重限制醫療行業人才數量的合理增加。醫療服務領域需要的是不同學科、不同層級、不同能力的專門人才,而當下醫學教育所堅持的統招統考、統編教材、知識雷同、方法單一的教學模式,與全面覆蓋、科學佈局、就近醫療的服務需求不相適應。我們所面對的一個客觀現實是,當廣大的基層醫療機構由於服務水準下行、保障能力滑坡而不斷呼喚醫學人才時,大量的醫學高校畢業生卻處於就業困難的境地,形成了一種典型的産銷失衡怪象。這一系列結構性矛盾是全面小康時代醫療服務發展進程中的最大短板。
近來,媒體出現一個熱詞叫作“中國方案”。直面醫學人才發展難題時,同樣也必須探索一個系統解決和精準解決相結合的“中國方案”。對於人才總量不足和核定編制限制的矛盾,不能簡單採取放鬆編制的辦法,而是要通過引導社會資本、增設服務機構、擴充技術崗位的途徑,整體提升專業人才的消化吸收能力。對於醫學人才同質化的問題,應當認真思考當前醫學高校專業目錄是否符合需求導向的原則。對於專業人才通向基層之路梗阻的問題,應當從薪酬待遇和職稱條件兩個途徑設計精準性方案,可以考慮基層薪酬高於大中城市薪酬、基層職稱設置專門評審條件和程式等途徑加以解決,以期打通人才通往基層的“最後一公里”。
C.醫學科技突破 需中西醫並進
我國作為同時擁有中西醫兩种醫學體系的文明大國,理應在經濟社會整體實現全面小康的同時,全力推進中西醫齊頭並進,不斷實現醫學科技領域的新突破。
21世紀以來,以基因工程、蛋白工程、細胞工程、免疫工程等為標誌的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突飛猛進,尤其是我國科學家不甘示弱,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這是一個十分令人鼓舞的勢頭,應當持續保持。特別是要有系統思維和整體意識,及早規劃將這些基礎性成果儘快轉化為應用型成果的路徑。
而中醫藥作為我國獨有的原創性生命科學,在全球化科技競爭的格局中具有獨特優勢,應當在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兩方面同時發力。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滯後的理論很難適應生動的實踐。青蒿素獲諾貝爾獎之所以引發是否屬於中醫藥項目的討論,原因就在於我們規定只有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使用的藥物才是中藥,而中醫關於瘧疾的理論,長期圍繞“半表半裏”“少陽”等患病部位展開,卻始終未能鎖定“邪鬱少陽”之“邪”的實質進行深入研究。顯然,“半表半裏”理論與“瘧原蟲”之間是有距離的,是難以發揮其理論指導作用的。這種尷尬現象再也不應當繼續下去了。此外,以望聞問切為標誌的資訊採集技術,以辨證分析為標誌的資訊處理技術,以理法方藥為標誌的預防治療技術等,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優勢診療技術體系,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這些優勢技術顯現出了創新升級的內在品質。例如通過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生物動力學技術、生物資訊技術等與中醫學對接,完全能夠實現望聞問切技術的創新升級;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完全能夠實現辨證分析技術的創新升級;通過現代生物制藥工程,完全能夠實現中醫制藥和給藥技術的創新升級。以此為突破,中醫學將是另外一番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山西省政協副主席、山西省衛生計生委主任 衛小春)